肥壤网

故事会

本栏目包括故事会官网故事,故事会在线阅读,故事会合集。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本期主题:拜师学艺

来源:肥壤网 作者: 2016-11-09 围观:

故事会2014年06期经典传递:本期主题:拜师学艺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投简历找工作,进了公司再积累工作经验。古时候可不一样,讲究的是拜师学艺。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师徒关系有多亲密。所以,从古至今,民间流传下来不少师傅和徒弟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挑几个给大伙儿说一说。

怯剃头

从前有个小徒弟,跟着师傅学剃头。头三年,师傅什么也不教,就让他干零活儿,折腾了三年,才肯开始教他手艺。

最开始要练手法。怎么练呢?师傅买了个大冬瓜,弄一根绳儿拴到冬瓜把上,吊在后屋里,让小徒弟刮冬瓜皮,刮得薄厚都一样了,手法就算练出来啦。

可是练手法的时候,有零活儿还得小徒弟干。有时候,他正刮着冬瓜皮呢,师娘叫他:“徒弟!倒水去!”小徒弟心里纠结了:刀往哪里搁呢?搁在兜里吧,怕把兜给割坏了;搁在桌上吧,怕掉在地上摔坏了。这时,他心一机灵:那就把刀插在冬瓜上吧。

等他把水倒完,把刀再拔出来,接着刮,正刮着呢,师傅又叫:“徒弟,扫地去!”小徒弟把刀“噗”一下又插在冬瓜上,扫完地接着再刮。天天就那么练,习惯成自然。

有一天,来了个街坊二大爷,想要剃头。这时候,店里伙计们都做活儿呢!师傅过来,跟二大爷客气:“对不起,今天太忙,没人给您剃,改日您再剃吧!”

可二大爷说:“你们这儿不是有个学徒的吗?让他好赖给我剃剃就行啦!”

师傅想想也是,便喊小徒弟出来。这时小徒弟在后屋正刮着冬瓜呢!听着他师傅喊他,便吼了声:“来啦!”就把刀子“噗”一下插到冬瓜上,来到前厅。

师傅连忙介绍:“来!我给你引见引见,这是你二大爷,你给他剃剃头。”

徒弟一听胆怯了。二大爷说:“没关系,剃好剃赖没啥。”小徒弟这才把刀拿过来,可却半天不敢下刀。二大爷又鼓励他:“你甭害怕,大胆地剃吧!”

小徒弟一鼓作气,拿起刀来,一个猛劲,“刷”地剃下来啦。他甭提多高兴了,心说:我这手艺算学成了,到哪儿也能挣出饭来啦!正高兴着呢,后屋师娘又叫他:“徒弟!扫地去!”

只听小徒弟抱怨道:“真麻烦!”接着把刀往脑袋上“噗”一下,“哎呀!”二大爷的脑袋立刻开瓢冒血了。

修锅补碗

从前,做修锅补碗手艺的,有两句行话,叫“修锅不断风,补碗不断弓”。这是说他们同行里头,撞到别人在做活,只要修锅的风箱还在拉,补碗的弓还在动,总要上去凑一手,做下活来工钱大家分,这规矩是有来历的。

据说,修锅、补碗的祖师,是李老君。最初,只有三个徒弟跟他学这个手艺。大徒弟、二徒弟都蛮好,唯独小徒弟是个拐子,走路不方便。

学手艺的时候还好,可等满师后挑担出门做生意,他就没两个师兄方便了!

每天回家来,小徒弟都对师傅哭:“寻不到活做!”

李老君问:“怎会寻不到?”

小徒弟说:“两位师兄跑得快,我跑得慢,活总被他们寻去了。”

于是李老君就对大徒弟、二徒弟说:“他跑不过你们,你们要拉扯他点。”

大徒弟一听,说:“要是跟他跑得一样慢,耽误干活啊!”

二徒弟一听,说:“索性让他蹲在家里,我们赚到钱,分点给他就是。”

李老君说:“他不是不肯跑,是跑不过你们,往后这样子,你们寻到生活,只要‘修锅不断风,补碗不断弓’,他跑来撞到了,就让他帮着做,你们分点工钱给他。”

两个徒弟一听,师傅这话在理,就答应了。就这样,这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规矩传下来了。

师徒情

从前,有位老中医,他医道高明,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

为了把自己的医术传下去,老中医收了名徒弟。这徒弟非常聪明,谦虚好学,老中医十分赏识他,也乐意尽心传授医术,时间一长,徒弟进步很大。有时,有病人来看病,逢师傅不在,就让徒弟看。而且经徒弟看的病人一个个都痊愈了。渐渐的,徒弟的名声传出去了。

老中医听到这些事后,有些不自在,常为一些小事对徒弟大动肝火,终于有一天,他让徒弟另立门户。

老中医又给妻子讲了徒弟的事,妻子说:“怎么,徒弟真的有点进步你就不高兴啦?”老中医生气地摆了摆手,说:“你不懂。”便躺在了床上。谁料,这一躺就起不来了,其间,妻子给他请了许多神医,服了不少药,都不见效。

这天,妻子把丈夫的徒弟请来了。徒弟切过脉后,开了个药方,药方上写着:当归八钱,川芎二钱,桃仁二钱,炮姜五分,炙甘草五分,水煎服。徒弟前脚出门,老中医马上拿起药方,看徒弟有何高明之处,不看便罢,一看哈哈大笑起来。

妻子问为啥,老中医说:“他开的是‘生化汤’,是给产妇吃的药。”笑完了,就把药方贴在墙上,每天只要看见就嘲笑徒弟,不知往阎王爷那里送了多少病人呢!笑声中,老中医的病一天天好起来。

这天,徒弟上门探望,老中医狠狠训斥道:“亏你还是我徒弟,竟开出这样的药方。”

徒弟听了,不慌不忙地说:“师傅,我知道你中气积郁,因此开此方让你高兴,病自然就好了。”

老中医听了,恍然大悟,拍着徒弟的肩膀说:“嘿,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今天就在师傅家吃饭。”从此,师徒又和好了。

贪师傅

有个贪心吝啬的裁缝师傅,收了个徒弟带在身边打杂。

一般师徒俩到一家人家去做衣服,主人就端出两碗饭:一碗大的,给师傅吃,另一碗小一些,给徒弟吃。但这个裁缝师傅通常把两碗都吃光,让徒弟饿肚皮。徒弟饿得很难受,就决定教训一下师傅。

有一天,裁缝师傅要为一个大官做一件朝服。量尺寸那天,师徒俩到官府去,期间一个仆人进屋说:“厨房已为二位备了点心,请二位品尝。”

裁缝马上说:“我徒弟吃太饱了,我从昨天起就没吃过饭,一直在干活。”说完,把针别在草席上,去厨房把点心吃光了。

这时,大官进屋没见裁缝,便问徒弟:“你的师傅呢?”

学徒叹了口气说:“我苦命的师傅正在厨房里吃点心。”大官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说他苦命?”

徒弟赶紧故作惊讶地回答:“难道大人您不知道,我的师傅每月要发一次疯?他发疯时就把客人们的衣料剪碎,不过您放心,我知道我师傅几时要发疯。”

大官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徒弟忙说:“我靠观察啊。如果师傅连吃两碗饭就是要发作了。如果他吃饭后在席子上摸,就是说,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开始剪衣料了。”

“他发疯的时间长吗?”大官不安地问道。

“不长,只要用竹棍往他脚后跟敲二十下,他就马上能恢复正常。”徒弟说完后,悄悄地从席子上拿走了师傅插着的针。这时,师傅从厨房里出来了,师傅向大官鞠了个躬,说:“谢大人,我从来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点心。”

大官提防地问:“你吃了几碗?”“大人,我吃了正好两碗。”裁缝回答说。说完,他坐在席子上,开始寻找针了。但针没有了,于是裁缝就急忙用手在席子上摸。

继续查看更多:故事会2014年第6期的故事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该死的胶囊
下一篇:不义之财

主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