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故事会

本栏目包括故事会官网故事,故事会在线阅读,故事会合集。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大过贼瘾

来源:肥壤网 作者:李永生 2017-03-22 围观:

大过贼瘾

1.贼瘾难却

民国初年,涞阳城有家姓“关”的富户,老爷叫关三。据说,他和夫人早年都当过贼。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已成富绅的关三却不忘本,经常偷偷练习他那偷盗的本事。

这天,关三又躲在里屋,伸着两指,准备从炉里夹烧红的煤块。这时,夫人走进来,眯着眼问:“哟,大老爷,又练上了?”

关三手没停,喃喃道:“谁能保证富贵一辈子?万一将来落魄了怎么办?找不到活路,没准咱还得当贼去。勤学苦练的艺儿,怎么能随便荒废呢?”

夫人笑话他,说:“你呀,就是想过贼瘾。”关三撇撇嘴,“吧嗒”抽口烟,说:“来,咱俩玩一把?”夫人莞尔一笑,转身拎了个镶有玉石的手包,扭着腰肢踱步。

关三立刻读懂了夫人的意思,这是要玩“戏潜”呢!

江湖上常把行窃归为四类:黑潜、白潜、戏潜和高买。黑潜指的是半夜溜门撬锁,翻墙入户;白潜俗称“扒手”,混闹市、窃财物;制造机会接近对方,轻轻松松巧取宝贝的,是戏潜;不花钱就能在商铺里“买”到东西,是高买。

戏潜是其中最灵活的一种,关三稍一思忖,计上心来,他紧跟着夫人的步伐,肩膀一歪,夫人被蹭了个趔趄,关三忙捏着嗓子道:“娘子当心,老生冒犯了!”说着,他扬臂托住夫人的杨柳腰,旋身稳住脚步,拉夫人入怀。

夫人一怔,随即两朵彩云飞上脸颊,等回过神来低头一看,小包虽然仍在自己手里紧紧攥着,上面的玉石却少了三颗。

关三伸出拳头,露出三颗玉石,沾沾自喜道:“夫人,怎么样啊?”夫人点着关三的鼻子骂道:“死鬼,偷了玉石又吃了豆腐,中上吧。”关三扬声大笑,夫人忙用手堵住关三的嘴:“小心让孩子们听到。”

话说关三有贼瘾不是没有理由的。他是孤儿,本姓郑,名丢儿,八岁那年被京城神偷“老妖精”收为徒弟。小丢儿天资聪颖,贼道上的活儿一学就会,一练即精,被师傅当成心头肉,没几年,就掏尽了师傅的平生绝学。郑丢儿十六岁那年,老妖精死了,徒子徒孙们便散了伙。郑丢儿带着师傅唯一的女徒弟—他的小师妹浪迹天涯,后来两人就成了两口子。为了生计,依然做贼。俗话说,乱世出盗贼。两人脑子活络、手艺精,十几年下来竟偷了个家财万贯。郑丢儿挺有脑子,虽然偷盗成瘾,但也懂常走夜路会碰鬼的道理,后来就洗手不干了,于是化名关三,隐居涞阳。夫妻俩用积攒的钱财买了个小院,还开了个绸缎庄。关三聪明,干什么琢磨什么,生意越做越大。

30年后,关家成了涞阳城首屈一指的富户。那小院一扩再扩,变成仪门大院,屋舍华丽轩昂,雇了丫环婆子,养了家丁保镖。不过,此时的关三,虽然已经是孝子贤孙一大片了,但贼瘾一上来,他还是熬不住,常求夫人陪他练习,夫人拗不过,只好依他。当然,这些事情都要背着家人,所以两人大白天老拉着窗帘,引得人们红着脸偷笑。

2.初遇小贼

大户人家,自然被贼惦记。为防贼偷,关三极用心。由于他是“内行”,知己知彼,各项措施布置得很专业—院墙比别家垒得高许多,插满玻璃渣子,防止贼跳墙;院外靠墙的树木全部砍掉,防止贼借树上墙;院内墙边地角埋上铁蒺藜,门窗边用细绳拴上铜铃铛……另外,库房的设计、钱柜的安放、护院家丁的巡防路径等,也安排得精妙。

贼防贼,有趣!关家如此防范,一般的贼是轻易不敢下手的,但也不排除有胆大艺高的前来冒险。

这一天,一个小贼行窃时,当场被家丁逮个正着。关三打着哈哈走过来,上下打量这个小贼,只见他身量瘦小,面色稚嫩,看上去不出十四五岁,关三很惊讶,目光也多了层好奇,围着那贼转圈看了半天,料想此贼轻功了得。

这时候,小贼已被家丁们捆成了“粽子”。关三亲自给那贼松绑,而后双手抱拳,请那小贼落座。

正当小贼满脸疑惑的时候,关三开口了:“能进我院的,都是英雄好汉。如今两条路供你选择:第一,送小兄弟到县衙过堂;第二,小兄弟若有什么偷盗的绝招,就亮一亮。老关稀罕热闹,就当看杂耍,老关高兴了,还要给小兄弟几个钱。”

小贼望望绳子,再望望关三,琢磨琢磨,自然要选择后者,但这小贼当然不知道关三的底细,就想使个雕虫小技应付一下,糊弄过关。只见他随手捡起两个大铁球,托在手心,旋即轻轻用力,两个白得发亮的大铁球立刻在他的指尖急速旋转起来,足见手指的力道和灵活度。

没想到,关三有一搭没一搭地瞥一眼,然后闭上了眼。小贼看出关三不满意,问他要来一只鸡蛋,左脚轻轻点地,右脚一跃而起,稳稳当当地在鸡蛋上玩起了金鸡独立,两只铁球照样顶在指尖急速打转。

这一招让关三竖起了大拇指,大叫一个“好”,接着问:“小兄弟,轻功了得啊,敢问尊姓大名?”

小贼轻巧地从鸡蛋上下来,作了一个揖:“小的无名无姓,人称‘四两灰’。”说着,接过关三丢来的两个大洋,没待关三再细问,一溜烟没了踪影。

3.高人不绝

靠着捉贼放贼,关三见识了不少新鲜玩法,感兴趣的,他就偷偷练习。长此以往,关三博采众长,偷技提高了不少。江湖上也开始盛传:“上了关老爷的眼,不愁没有大洋填。”日子久了,不少盗界高人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那次,关三捉到一中年盗贼,个子不高,却很健壮,两只眼珠子贼亮,脑门鼓一包,一看就是练家子。抓他时,关家八个保镖被他撂倒了三个,后来撒了个大网才把他罩住。

屋里点了两支蜡烛,明晃晃的,关三和贼相向而坐,关三问:“敢问高人何方神圣?”那贼没言语,忽然,一支蜡烛悄无声息地灭了;片刻,另一支也灭了。这时,那贼开口了:“老爷,在下‘吹灯鬼’,绝技就是吹灯灭盏!”

关三一阵欣喜,命人重新点上蜡烛,说:“久仰久仰!可是我并不见你噘嘴憋气朝蜡烛吹气啊,再说离这么老远,能有多大的气流?”

吹灯鬼笑了,说:“要不怎么叫绝活呢!我这口气,融进了吐纳功法,那气在丹田里打了十八个滚儿,旋了十八个旋儿,再自自然然地喷出来,聚而不散,且一浪高过一浪,这细细的一股气流,便形成了一把剑。”吹灯鬼似是有意卖弄,和关三说话的当儿,蜡烛就又熄灭了。

关三兴奋地连连搓手。这时,吹灯鬼望着桌子上的一摞大洋,说:“老爷,我还想多挣您几个大子儿……我还有个艺儿,老爷能否给指点一二?”

关三兴致盎然,说:“那我可得好好见识见识。”吹灯鬼说:“老爷,像您这样的大户人家,总得有个密室来藏宝贝吧?可不可领我去?”

关三点头,就和几个家丁一起把他领向密室。这间密室只一扇小门,若关上,即使大白天也只能从门缝透进一丝光亮。关三把吹灯鬼领到门口,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吹灯鬼一笑,进了屋。关三关上门,和家丁们提着灯笼在外边等。

一袋烟的工夫,吹灯鬼出来了,怀里抱着个青花瓷瓶,胳肢窝里夹着一个画轴,说:“老爷的宝贝真不少,可是也有假货啊!这瓶子就是赝品,还有这幅蜀锦卷轴画,仿得挺真,也骗过了老爷。”

关三呆若木鸡。他当然知道,密室里的东西,也只有这两件是赝品,可这吹灯鬼怎能如此清楚,他急问道:“何以见得?”吹灯鬼说:“这靠的是摸黑辨物的本事。这瓶子,摸起来胎体不均匀,塌胎,况且胎釉粗糙,指扣声音哑,自然是赝品。这幅画嘛,单凭丝线的单双、粗细和密度,就不难判别真伪。”

关三一听,欣喜地挽起吹灯鬼的手臂,重回堂屋,又让人托出一摞大洋,还摆了酒席,请他痛饮。那吹灯鬼也是性情中人,遇到关三这个知音,很高兴,再加上酒劲,越说越兴奋:“盗亦有道,我也是个讲信誉的人,老爷待我不薄,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说着,就把练习吹灯灭盏和摸黑辨物的诀窍告诉关三,末了还说:“这两种功夫,极是难练。特别是吹灯灭盏,要先打通周身血脉,更要融入武学功夫,越年轻健壮越好。”他望一眼瘦瘦的关三,连连摇头,说:“老爷一把年纪,又如此瘦弱……”关三忽地站起身,用拳头把干瘦的胸脯擂得山响。

就这样,关三练起了吹灯灭盏,先是练吐纳功法,他把擀面杖的一头顶在墙上,一头抵住自己的丹田。接着练习憋气和聚气,他找来一根向日葵秆,每日对着用嘴吹气,练得差不多了,再吹筷子般粗细的竹管。

接下来练摸黑辨物,关键靠一双手。为了练手感,关三用秘制药水把手泡得又软又白,每天摸无数东西—凉的、热的、尖的、圆的、方的、扁的、青瓷白玉、金杯银盏……

老天不负有心人,关三苦练两年,直到有一天,他在离自己两丈的地方点了一排蜡烛,“呼”的一声,烛光瞬间全灭。紧接着,关三闭着眼睛,平伸双掌,夫人给他手指肚上放上两根头发丝,一根长一根短,关三说:“右手沉些。”夫人看看,右手果真就是长头发……

夫人说:“行了,你已经是天下第一了。”关三却摇摇头。

4.特殊来客

这一夜,起风了,树叶被刮得山响。贼都知道“偷风不偷雨”,遇到这样的天气,关家防范更严。果然,到了后半夜,来“客”了。

这个贼看上去已有七老八十,瘦成了一把骨头,连家丁都不忍心把绳子勒紧。关三命人把那贼带到堂屋。大概是累坏了,老贼进门就瘫在了地上,连声咳嗽。关三不忍心,就让人把他搀到椅子上,亲自松了绑,说:“老哥,多大年纪了,还做贼?一准儿是遇到了难处。”老贼微闭着眼睛,并不直视关三,只是点点头。关三说:“本该把你送去过堂,但见你一把年纪了,我也就做回好人。”

关三捏起一个“袁大头”扔过去,老贼稳稳地接了,毫无表情地望望关三。关三又捏起两块,说:“老哥若不想无功受禄,可以露露艺,算是让我们大家开开眼。哄得我高兴了,钱还加。”说着,掂掂大洋,扔过去。

老贼伸手,三个大洋“当啷”砸在一起。老贼脸上竟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眼睛微闭着,半天才说:“真的?不送我见官?还给我钱?”夫人答了话:“我们老头子就喜欢过贼瘾,当然是真。”

老贼低头不语,点点头,站起身,说:“老爷,谢谢您!我给您点支烟。”说罢,凑上前去。

点完烟,老贼张开手,亮出掌心一枚金光闪闪的戒指,说:“老爷,您的玩意儿,请收好。”

关三接过,把戒指戴回手上,脸上平展得似碗里的水,还打了个哈欠。老贼停下来,低头一阵咳嗽。

其实关三已隐约感觉到,这老贼一定是贼道顶尖高手。刚才摘他戒指的利索劲儿,就远在自己之上。还有,那蔫皮虱子般木然的表情,微闭的双眼……如此超乎寻常!想到这,关三兴奋起来,他缓缓站起身,搓搓手,说:“也罢!看你病恹恹的可怜劲儿,我就积积德。”说着就叫管家托出十块大洋。

关三接过那盘大洋,朝老贼一晃,然后走出大门,把洋钱朝天一撒,大洋“当啷当啷”落了一地。

关三扭头对老贼说:“老哥若不嫌弃,就把这银钱拿走!只是不可大摇大摆地拿啊,老哥要使些手段!”

继续查看更多:故事会2013年第23期的故事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好处莫占尽
下一篇:甘地戒糖

主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