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晚清刺客汪精卫

来源:肥壤网 2016-04-04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晚清刺客汪精卫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晚清刺客汪精卫吧。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刺客汪精卫

一、革命告急

1908年冬,北京城接连举行了两次声势浩大葬礼,一次是为光绪皇帝,一次是为慈禧太后。

在一片动荡中,三岁溥仪登上了皇帝宝座,其父载沣为摄政王。在改元宣统同时,载沣颁布了立宪旨令,一直为慈禧所反对顺应时代潮流、听上去可以为百姓带来好处君主立宪制以实施,专门为实施此项活动各省咨议局,也纷纷挂牌成立。同时,张謇在上海,汤化龙在湖北,谭延闿在湖南,相继成立了宪政公会,民主氛围一时热闹非凡。此时满清朝廷似乎已没有以前可恶,而革命党提出推翻满清暴力流血主张似乎也没有了必要:不流血就可以达到,为什么还非要去拼上性命?于是,人们对革命党人演讲不再那么义愤填膺,多数人望一望就走开去,听演讲人寥寥无几,场面十分冷清。

是时,同盟会先后举行了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岗起义、镇南关起义、安庆起义等大小10多次起义,数以万计年轻生命,换来只是一次又一次失败。

梁启超攻击革命党领袖们,说他们自己躲在安全海外,却唆使他人在国内搞送死暴力革命,说他们是“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梁启超批评革命党领袖“远距离革命家”作风,批评他们唆使别人送死而为自己谋取名利作为,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浪潮。

同时,同盟会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和反对孙中山运动,提出“革命之前必须先革革命党之命”,矛头直指孙中山。

1909年,章太炎、陶成章决定退出同盟会,恢复光复会活动,同时公开散布《孙文罪状》,要求开除孙中山总理之名,并指责孙中山说:“日本人向孙中山赠送钱款,本来是赠送给革命党革命经费,孙中山却把这些钱当作赠送给他个人私人钱款,这种做法实在有损我同盟会之威信,而使日本人启其轻侮之心。”

胡汉民、汪精卫同时接到了章、陶两人散发《孙文罪状》。看完之后,胡汉民气把《孙文罪状》往桌子上一拍,怒道:“一派胡言!中山先生何时将革命经费挪作个人使用,他还常常将个人私款充作了革命经费!兆铭,你也来一个《章太炎罪状》,说他污蔑、分裂革命!”

汪精卫却没理会胡汉民激动。他认真看完了《孙文罪状》,长叹了一口气说:“当务之急不是一个辨别是非问题,而是同盟会面临分裂问题。我们不能鹬蚌相争,让梁启超、让那些渴望我们分崩离析利。”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胡汉民气脖子上青筋直冒。

汪精卫说:“现在办法恐怕只有一条了!”

“什么办法?”胡汉民迫不及待地问。

汪精卫正要说出自己想法,突然门外跳出一个人来,说:“嗬,看样子,你们是在‘打架’啊?”

汪精卫抬头一看,是陈璧君。陈璧君一进来,看见了桌上《孙文罪状》,笑嘻嘻地说:“原来都是在为这个生气啊。我也接到一份,我看都没看就撕了。为它生气,不值!走,今天本小姐请客,到稻香馆喝酒,不知精卫先生能否破例赏光?”

在《民报》工作人员中,陈璧君是最富有,这自然是因为她“陈百万”父亲。陈璧君为人倒也不小气,隔三岔五就请大家到东京大小餐馆去,说是要请大家把东京所有餐馆吃遍。对于他们聚会,汪精卫一般都回绝了,一是因为事情繁杂抽不开身,实在没有必要去餐馆浪费时间;二是另一个隐秘心事,他有意回避与陈璧君接触。陈璧君为人豪爽,家境富裕,已成为不少人追逐对象,听说此事后汪精卫颇感宽慰,自己能从她心中淡出是再好不过事,所以即便无事,汪精卫也总是借故推辞。但是这一次,汪精卫却同意了,说:“走,我正想一醉方休!”

除了已离开主编章太炎,这次聚餐,《民报》其他人几乎全到了。汪精卫心情沉重,本是抱着一醉方休态度来,所以对向他敬酒人并不推辞,总是一饮而尽。做东陈璧君见汪精卫如此豪饮,觉脸上有光,自然十分高兴,但见汪精卫盘箸未动,很少夹菜,渐渐疑惑起来,再有人来劝酒,她就主动代酒。

汪精卫见状,从她手中夺过酒杯,说:“平时我与大家聚少,也很少向大家敬酒。来,各位,今天我汪兆铭敬大家三杯,感谢各位对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忠实信仰,我汪兆铭衷心地感谢各位,倘有一天兆铭先大家捐躯,还拜托各位像今天这样,团结在同盟会周围,团结在孙总理周围,完成未尽革命大业!”说着斟满三杯,一仰头而尽。

酒醒时候,大约已是半夜。期间,怎么从餐馆回来,吐过几次,汪精卫已全然不记了。尽管仍然头痛不已,但他却已清醒,嗅觉也很灵敏,闻见室内酒醉后难闻气味。听见里屋有声音,门外灯亮了,门开了,进来是方君瑛,手里拿着一个脸盆和毛巾。原来她一直守在自己身边,汪精卫心里一阵温暖。自从陈璧君到她那里去住后,她就很少进自己屋了,有什么事总是要陈璧君代替。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