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范晔:亡命天涯的儒生

来源:肥壤网 2016-05-06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范晔:亡命天涯的儒生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范晔:亡命天涯的儒生吧。

中国历史故事:范晔:亡命天涯儒生

不知道范晔中国人,都是没有文化人。如果不知道范晔是怎么写出《后汉书》,那是人生一种遗憾。

范晔生于东晋世家。那时,投胎是项技术活,生于豪门大族,不知要少奋斗多少年。范晔运气不错,他祖先阵容超级豪华,祖辈们不仅宦海沉浮,还满腹经纶,涉猎广泛,其父更是深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信任。在这样家族,只需耳濡目染,明星范儿就可十足。何况范晔又聪明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俨然一颗冉冉升起未来之星。

只是,世上没有完美人生,范晔虽出身高贵,却有一个致命缺憾--他是庶出。东晋世家嫡庶分明,“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名分就像雷池,不可逾越半步。越显赫家族,越讲究尊卑贵贱。而范晔母亲,是小妾。

母亲无法选择,连出生地也无法选择。范晔母亲不慎把他生在厕所里,砖头还磕伤了他前额,血流满面范晔不会知道,这是命运刺青,更是命运刺配,他一生,将永远被流放在卑贱里。他小名就叫“砖”,这个名字让他时刻记住自己身份,记住自己耻辱。

嫡母嫡兄自是轻贱他,父亲想必也是冷漠,从将他过继给伯父就可想而知。他只有母爱,可惜母亲爱是无助、苍白。在这样屋檐下,范晔慢慢长大了。高贵血统,低贱出身,贵公子和庶出子悖论,让范晔一生充满了张力。

狂狷傲岸魏晋风流,在那个年代,是士子们通行证。或一双青白眼看人、或一壶浊酒慰生平、或一柄廛尾扫天下……范晔也狂放不羁,自恃风流,只是这种风流是非常态,掩饰自卑成分更多些。

比如范晔好弹琵琶,自度新曲,但自娱可以,娱人却不行。宋文帝想听,范晔也不买账。末了,文帝只好自己打圆场:“我欲歌,卿可弹。”范晔奉旨而弹,但文帝刚唱完,琵琶声也戛然而止--他不肯多弹一个音符。

范晔嫡母去世,按古礼,他应该立即回去奔丧,并作痛不欲生状。只是童年实在不堪回首,范晔不已启程,却是携带妻小--哪里是奔丧,简直是全家欢乐总动员嘛。

这种雷人事,看似饱含魏晋风流,细推却不然:魏晋风流,虽也有作秀成分,但大多是心底真性情流露;而范晔行为,却多是下意识反抗。嫡母、文帝,在很大程度上,对他而言,是一种强势存在。

视他人为强者,就是把自己定位在了弱势群体,这种角色认知,给范晔生命打上了悲怆底色。

其实范晔大部分人生,都和一个叫刘义康男人密切相关。刘义康是刘宋王朝奠基者刘裕儿子、文帝弟弟,浅陋却有野心,骄纵却没有韬略。

这样人,范晔本是不可能与其有交集。奈何刘义康是皇二代,范跸仕途,就是从他那儿开始。刘裕刚刚建立刘宋王朝,范晔便闪亮登场,到彭城王刘义康府中任职。

一开始,范晔和刘义康关系还不错。一个仰其权势,一个,惜其才华,倒也其乐融融。只是后来范晔玩太过火,在刘义康母亲、彭城王太妃治丧期间,故态复萌,竟然喝着小酒听着挽歌助酒兴。时人以孝治国,刘义康当然很受伤,哪怕是老部下,也要打板子。结果,范哗被贬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去当太守了。

宣城是江东大郡,西晋末年,北人南渡,大多侨居于此。镇守此地太守除了范晔,日后还有沈括、文天祥……诗人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寓居于此。宣城自古诗人地,山光水色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倒是一个怡情养性好去处。

只是范晔第一个吃螃蟹,难免郁闷。游山玩水、挑灯看剑、喝酒使气是必须,只是夜深酒酣、灯火阑珊,月落乌啼,梦回京都,那一份寂寞清苦,却难以隐忍。陷在颓废泥淖中,他有一种自虐快意。

还好范晔幼年爱好拯救了他。读史使人聪明,读经使人睿智,那么做史呢?范晔有这个野心和胆略。西汉史由司马迁和班固抢了头筹,只有写后汉(东汉)了。后汉离他最近,且史实最翔实,最重要是,虽有十几家学者都在着述,但在范晔看来,不值一晒。

他要为后汉做史,为前人画传,尤其要为那些被压抑、被雪藏同路人做传,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顺便为自己赚一把政治资本。于是,皇后从宫闱走出,君临天下:《列女传》中,女性争奇斗艳,尽显风姿,沦为仆妾文学也挺直了腰身,独自成传……

着述日子想必是清苦,但思想却是清澈,心情更是丰盈。范晔被贬宣城,一贬就是六年。六年间,他是一种半隐居状态,读书写史、种花栽竹、游山玩水,当然,像他那么懂生活人,红袖添香、金屋藏娇什么自然也少不了……

高了,眼中风景自然殊异。繁复无序生活在他面前竟显现出理性来:“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统绪。”这当然可喜可贺,只是,史实是一回事、生活是一回事,政治又是一回事。三者有界限,有交集,更有清晰脉络。

范晔却自信,要把三者融为一体:“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失。”只是以后来形势看,真是理想很丰满、结局很骨感。参透三者,要么有真通脱大智慧,要么只是纸上谈兵。很不幸,范晔属于后者。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