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努尔哈赤之死

来源:肥壤网 2016-05-26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努尔哈赤之死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努尔哈赤之死吧。

中国历史:努尔哈赤之死

明天启六年年初,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如日中天努尔哈赤亲率13万满洲八旗兵,号称20万,向明朝辽东防线发起全面进攻,意图一举荡平明朝在山海关外所有军事力量,然后问鼎北京城下。在满洲八旗兵凌厉攻势下,各路明军兵败如山倒,望风而逃。满洲前锋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不承想却在通往山海关路上宁远城遭到明守军顽强阻击,不仅没有攻下城,撤退时反被明军出其不意地在葫芦峪设伏歼灭大半,一时满洲兵攻势受挫。

雄才大略、屡战屡胜努尔哈赤哪把小小宁远城放在眼中?更何况,他早已通过探子将宁远城情况打探清楚了:整个宁远城中守军,加上百姓壮丁不足两万人。指挥者是一个文官,名叫袁崇焕,绰号“袁蛮子”,他们战胜满洲前锋部队看来是一时侥幸而已!

正月二十三日,满洲八旗各路大军齐集宁远城下,努尔哈赤将行营扎在了城外螺峰山下龙宫寺,分兵定向、将宁远城围成铁桶之后,下令总攻。一时间,宁远城下杀声震天,骁勇八旗辫子兵浪涛一般直扑宁远城墙。守城明军在袁崇焕指挥下,早将城墙泼成了冰墙,不慌不忙地隐在高高城垛上,对架着云梯好不容易爬上来辫子兵刀砍枪刺,箭射火烧,进退自如,令八旗兵无隙可乘,不断败下阵去。更厉害是,守城明军拥有十几门当时最先进火器——红夷开花大炮,一炮打下去,便将辫子兵击死一大片。不到半天,城墙下被消灭辫子兵尸积如山,就连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镶黄旗勇将额亦都也被明军抓俘,左耳朵被割下悬挂在了城门中箭楼上——满洲兵勇最忌就是左耳被割,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努尔哈赤第一次感到无计可施,日落时只下令鸣金收兵。

守城明军守住了城池,士气大振。可袁崇焕并没有放下紧皱眉头,他清醒地知道敌我力量悬殊,守城箭支和火药只会越用越少,不利于久战,必须尽快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方能真正击退敌人。为此,袁崇焕衣不解甲,将众将和府衙大小官吏悉数召来,共商大计。

大家七嘴八舌,一致认为从快从重打击敌人最有效方法莫过于擒贼先擒王,利用红夷大炮能远射、威力大特点,认准努尔哈赤,一炮轰毙他!但怎样才能认出努尔哈赤呢?说来努尔哈赤虽已建国号为“大金”,自称罕王,但督战时并不身穿显眼明黄龙袍,依旧穿着与普通战将无二盔甲战袍,况且满洲士兵都是前脑门剃精光、脑后拖一根辫子,模样差不多,极难辨认!

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忽然,一员大将高叫道:“听说努尔哈赤手下有个第一谋士叫范文程,此人本是辽东汉民,大明秀才,可他却主动投奔满洲,为虎作伥,为努尔哈赤屡献奇计。努尔哈赤对他言听汁从,极是敬重,口称‘范先生’,和他形影不离。听说范文程至今仍是秀才衣着,也不曾剃发留辫,若是能认出范文程,则努尔哈赤定在他附近,一炮打去,兴许能打中努尔哈赤!”

这倒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大家又热烈议论起来。坐在袁崇焕身边参议佥事章永一指坐在最末位一个书生道: “顾子桢不是范文程表弟吗?明天让他到城墙上去认一认范文程!”

顾子桢一时窘脸通红。这顾子桢年纪三十来岁,是辽东有名丹青高手,尤善摹绘人貌,只要与人有一面之识,便能闭眼将此人相貌栩栩如生绘画出来,人称“小画圣”。他虽与范文程是表兄弟,却颇识大义,有一腔报国忠心,与范文程分道扬镳后,听说袁崇焕爱才,便投笔从戎,来到袁崇焕军营中当了一名负责画地形舆图文书。他将辽东地形做成沙盘,使袁崇焕很快熟悉了辽东地形,为上次葫芦峪设伏歼敌立下了功劳。顾子桢不无遗憾地道: “今天我一直在城墙上四处奔跑,东西南北各处都去了,就是想找到那认贼作父范文程,让炮手轰毙他,可惜没有发现他踪影!”

袁崇焕点点头,一声轻叹道:“实不相瞒,据咱们密探所报,此次范文程真没有随努尔哈赤来宁远。早些天,蒙古科尔沁部酋长鄂巴洪台吉勾结满洲,共抗我大明,派使臣去盛京与努尔哈赤会盟,由于需要一个精通汉、满、蒙三族文字人主持仪式并交换盟书,努尔哈赤便将范文程留在了盛京。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