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11 强渡怒江——喋血远征

来源:肥壤网 2016-06-25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11 强渡怒江——喋血远征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11 强渡怒江——喋血远征吧。

中国历史朝代:11 强渡怒江——喋血远征

驻印军发起反攻,滇西中国军队却迟迟没有动静,史迪威不干了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败走缅甸,日军第56师团一路穷追猛打,中国抗战大后方就此变成了大前方。日军狂妄地叫嚣着要冲过怒江,直捣重庆。国民政府慌了神,连忙炸了费尽千辛万苦修建起来惠通桥,这才稍稍挡住了日军攻势,蒋介石还不放心,唯恐日寇强渡怒江直取昆明,把云南通往重庆公路、铁路和桥梁都炸了,甚至把保山囤集大量军用物资也付之一炬,大火整整烧了三天。

危急关头,“飞虎队”倾巢而出,对企图强渡怒江日军进行了狂轰滥炸,国民政府连忙调重兵前来坚守昆明,日本人这才不敢轻举妄动。

但他们在怒江对面,在绵延千里高黎贡山,修建了许多暗堡和永久性工事,打算以此作为跳板,等待“乌”号作战胜利后,大举进攻。

工事除了极其坚固外,工事内还有完善生活设施、医院和卫生设备,甚至还有发电厂长期供电。弹药储量更是十分充足,足以让他们在没有外援时长期坚守。

日军工事最让人望而生畏部分是错纵复杂交通壕,壕内设有机枪掩体和散兵坑,即使攻入主壕,也难以封锁堡垒间交通联系。防御工事里有强大火力网:主堡内有迫击炮、重机枪,子堡及侧射潜伏堡内有轻机枪,交通壕里有步枪、手榴弹和掷弹筒,日军叫嚣“连麻雀都别想飞过去。”

防御工事建成之后,日军专门派来轰炸机试验,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松山堡垒上爆炸,但下面工事却毫发无伤。日本官兵激动万分,声称这是世界上无法攻克阵地,扬言道如果中国人想从这里垮过去,先把十万人头堆在山下!

当中国驻印军在史迪威带领下大举反攻时,怒江边上中国军队却一直按兵不动。这让罗斯福总统非常恼火,他不断地急电蒋介石,要求蒋委员长马上从怒江反攻。蒋介石总是一副不急不慢样子,总是振振有词地说,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减员严重,现在首要任务不是反攻缅甸,而是调养生息,等时机成熟再与日寇决战。他说,反攻缅甸确很重要,但中国需要更多支持;如果英国能在缅甸沿海进行登陆作战,中国也在怒江实施登陆作战,把日本鬼子围歼在缅甸。

蒋介石把电报发出去后还颇为意,这下看你罗斯福怎么说?我没说不出兵,但也没道理只让中国人出兵,跟日本人作战不单单是中国人事。嘿嘿,英国出兵?太阳打西边出来他们也不会出兵主动进攻日本人阵地。

罗斯福火冒三丈,难怪史迪威总是管蒋介石叫“花生米”,真是头又光胆又小心眼又多,蒋介石到底在想什么,他心里跟明镜似:这个“花生米”还不是怕把自己“老本”拼光了,那么战后且不说消灭共产党,就连任何一个地方军阀也不会拥戴他。

罗斯福怒了,他令手下马上给蒋介石发报:“云南方面军应立即开辟怒江战场,否则将取消一切援助。”

蒋介石也怒了,但并没有回应,他清楚拒绝意味着什么,他清楚断了美国援助后对国民政府意识着什么。

蒋介石不说话,但美国人不能不说话。史迪威派参谋长托马斯·赫恩少将飞抵昆明向国民政府“摊牌”,他义正辞严地说:“我们已经将运抵昆明机场空运分配额共计730吨作战物资全部封存冻结,同时单方面中止贷给中国作战飞机合同,收回迄今已贷出全部飞机。”如果这些话还能让蒋介石无动于衷话,接下来话可让蒋介石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赫恩还宣传将考虑作战物资分配问题,计划将作战物资分配给那些愿意渡江向日本人进攻军队。不排除共产党八路军。

美国人这个“战争招标”计划一提出来,整个中国都蠢蠢欲动起来,最先出来说话“云南王”龙云,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机会,如果有美式武器为自己撑腰,那“云南王”这个位置岂不稳如泰山,如果在缅甸打出了威风,那我可不只做云南王,要做个堂堂正正中国王。他当即向赫恩表示,如果有10个师美式装备,他愿意拿7个师拼死出征。

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也心里直痒痒。

蒋介石一见暴跳如雷,左一个“娘西匹”右一个“娘西匹”。

这也太欺负人了。蒋介石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就把对美国总统强烈不满迁怒于史迪威和龙云。史迪威是美国总统派到他身边来绊脚石,他暂时奈何不,但是龙云却早就是他心腹大患。“云南王”你跟我等着吧!

但骂完人后他还服软,同意马上出兵。三天之后,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便匆匆飞赴昆明,向中美将领宣读了委员长亲自签署《中国远征军怒江作战命令》。命令规定:国民党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及直属特种兵部队,共计十六个整编师和九个炮兵团二十万多万人,5月到怒江前线,准备强渡怒江。

为表示自己诚意,何应钦向赫恩少将递交了一份详细作战计划书,为提高此役安全系数,也为了保住老蒋家底不像上次远征那样拼光,何应钦向美国盟友提出了四点要求,请求提供渡江工具,请求美军全天候空中掩护,请求美军炮兵予以配合,请求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所需全部作战物资补给。

好像中国人在给美国打仗似,但美方并不介意,迅速同意了中国政府所有请求。

远征军总司令一定要有着卓越领导能力,但最重要是此人不能有野心

但远征军由谁来指挥呢?蒋介石打算让心腹陈诚出任这一要职,但此时陈诚身体不适正在重庆养病。知这一空缺,国民党高层骚动起来,按军衔说,远征军司令官并非十分显要职务,但这是一支由美式装备全新“包装”过军队,装备精良,而且出门抗日,深受国民瞩目,如果能有一番作为,那将是名利双收。于是一些自以为有资格人便开始私下活动,争取到委任。

但蒋介石却一直没有发话,他知道此次出征非同小可,上次远征军出国抗日功败垂成,指挥不当是败因之一,罗卓英和杜聿明不和,也是远征军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新任远征军总司令一定有着卓越领导能力,调和何应钦和陈诚两个派系矛盾,否则战斗力将大受影响,而且远征军司令必须有深厚资历,能镇住杜聿明、宋杀濂这样心高气傲目中无人集团军总司令。最后,也最重要一点是此人不能有野心,因为远征军装备精良,如果落到“坏人”手里,对蒋介石政权将是极大威胁。

蒋介石考虑再三,决定请卫立煌出山。说实在,蒋介石一直对卫立煌不太放心,卫一直没有与共产党好好地“保持距离”,显立场不够坚定。但根据将介石这两年对他观察,此人没有野心,不拉山头,不结党营私。再说,这里可是大西南,共产党八路军远在西北,就是有什么想法也没什么大碍。

就这样,卫立煌出任了远征军总司令。一上任,他先是找到参加过上次远征军军官谈话,向他们学习缅甸战技术。虽然上次远征军大败而归,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卫立煌把这些宝贵经验整理出来,再由参谋人员到各部队“传经”。

接着,卫立煌又马不停蹄地走访了云南少数民族。滇西交通不便,文化相对也比较闭塞,这里由土司占山为王,各统治一块土地上农民,如果不到这些土司支持,仅靠云南政府行政命令是很难动员全境百姓

司令长官驾到,土司们真像遇到天子驾临一般,率领百姓顶礼膜拜,他们感到极大荣誉,过去龙云对他们很瞧不起,动不动就派兵镇压,现在司令长官亲自下顾,让他们感恩不尽,表示衷心拥护。土司们甚至焚香滴血盟誓,坚持支持抗战。

有了卫立煌前期准备,在后来反攻中,滇西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滇西人民有16万人在为远征大军提供物资运输,有119万匹良马和32万头驼牛。在支援前线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死亡民工3854人,死亡骡马4700余匹,死亡驼牛1500余头。以上数字还不包括修复各条公路、铁路时所使用民工。

渡江令下,卫立煌请保山父老乡亲到江边观战,看哪一个有脸敢泅渡退回

反攻缅甸第一步是如何安全地渡过怒江。

怒江江面虽然不宽,但水流湍急,行船困难;如果日寇在远征军渡江途中用重炮攻击,那远征军就有全军覆没危险。

为了使渡江成功,美国人专门为渡江部队配备了帆布船。这种专门为渡江设计帆布船由十几个连续尼龙气囊组成,非常轻便,放气后可以折叠起来放入背包,一个人就可以背走。充好气后就像变形金刚那样变成两米长一米宽小船,而且即使被急流冲翻了也不要紧,船由气囊支撑着,也沉不下去。

尽管有了前期准备,有了美式装备,有了空中支援,但卫立煌一点也没有放松,他动员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据情报,在对峙两年中,日寇曾强逼我民工在松山、高黎贡山筑起永久性工事。尤其是高黎贡山,山高路险,是进入腾冲咽喉之地——反攻第一仗,便是一场恶仗。”与他相比,远征军各路将领却有点心不在焉,卫立煌扫了一眼,忽地简短明快地命令道:“全体起立。”

养尊处优军官们都站起来了,颇有点心不甘情不愿,这些人平日里可都是响当当人物,你卫立煌算什么?只不过是顶陈诚班当个什么总司令,还刚刚坐了两年冷板凳,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但看到卫立煌将军那如炯目光还是挺直了胸膛,老老实实地接受训话,卫立煌严肃地宣布:“5月11日开始强渡怒江;以第20集团军为主攻部队,第54军首先渡江!”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第20集团军第54军军长,这个汉子名叫方天,也是第20集团军副司令。

卫立煌看了长方天一眼:“有问题吗?”

方天没有马上回答,嘴巴嘟囔了一下,似乎有话要说。

“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咱们可以在会上共同探讨。散会之后,各自积极准备行动,不再迟疑,也禁止议论,以免影响军心。”毕竟现在说出来总比渡过开始时再说有效多。

“这个……”方天支吾了一声,“诚如钧座所言,我们与日寇对峙两年之久,日寇一直在加强防御工事,其坚固可想而知,反攻行动可能会面临巨大困难。我是说万一……万一渡过江后在对岸站不住脚,为了保存实力以后再反攻,有可能要撤回来。因此,我要请教工兵处长,假如攻击不利,大军要撤回江东,你能不能保证把部队运送回来?”

这个问题让工兵处长傅克军和王乃楷面面相觑。说实在,他们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渡江时部队是有秩序地登舟,撤退兵败如山倒,哪有秩序可言?谁能保证原舟载原兵返回?

大概与会所有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卫立煌并没有因为方天想到了大家没有想到而称赞他,反而拍案而起,把桌子上水杯都震翻了,这让将领们都吓了一跳,也让方天打了个哆嗦:“我们中国远征军养精蓄锐两年之久,又有了先进装备,火力占压倒优势,仗还没打你小子就想着当逃兵?你还是中国军人吗?”卫将军越说越激动,他指着方天不断冒冷汗鼻子大声说,“现在我决定:大军渡江后,所有渡江船筏立即烧毁,我再请保山父老乡亲到江边观战,倒要看看有哪一个能厚着脸皮游回来见江东父老!”

把话摞下,卫立煌拂袖而去,留下了一屋子满脸诧异军官,他们都有点不满地看着方天。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