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警醒自己的

来源:肥壤网 2016-08-30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警醒自己的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警醒自己的吧。

历史解密: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遇到困难时是怎样警醒自己的

北宋诗人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先生。他自幼天资聪颖,年少成名。他觉得当地已无人能超过自己,就决定走出家乡的小天地,游历名山大川,一来可以长长见识,二来还能显显名声。他离开老家修水后,首先来到当时江南的繁华胜地江州府(今九江市)。

当地的文人学士听说修水才子黄山谷光临本地,就一起相邀陪同他游览当地名胜,并想乘此机会吟诗联对,以试试他的才学。

这一天,他们来到甘棠湖中的烟水亭上,这时亭上恰巧有个游客正在吸水烟。一个同来的书生触景生情,心生一联,请黄山谷作对。这联是: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联中的“烟水亭”原名“浸月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公元816—818年)。

相传它就是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点将台旧址。唐朝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建了这个小亭。后人因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于是将它命名为“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他的儿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命名为“烟水亭”。上联中写有一个名胜,下联也就必须用名胜与之相对。黄山谷毕竟博学多才,听完后立即想起刚才游览过的“浪井”来,灵机一动,随口对出下联:

众人听后连连称妙。原来,这口井是西汉名将灌婴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带兵驻扎九江时所凿的,人称灌婴井。因井紧靠长江边上,每当江风大起,波涛汹涌,井中泛浪,所以又叫浪井。唐朝诗人李白曾经为此赋诗:“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

黄山谷听到大家的夸赞,有些得意,走到思贤桥的时候,他神气十足地对众人说道:“这次出游,很感谢各位垂爱作陪,现在我也想到一联,让各位对对聊助雅兴。”说完,就念出上联: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上联中的“德高刺史”,就是指曾做过江州司马,后又做过杭州和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白居易离开江州后,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思念,就修建了一座“思贤桥”,作为纪念。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