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魏源因何而成名?魏源成名于林则徐有什么关系

来源:肥壤网 2016-08-3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魏源因何而成名?魏源成名于林则徐有什么关系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魏源因何而成名?魏源成名于林则徐有什么关系吧。

历史解密:魏源因何而成名?魏源成名于林则徐有什么关系

一、林则徐是公开承认夷有长技的第一人。这是林则徐超越自诩为“天朝上国”、轻夷鄙夷、朱批“一片胡言”的道光帝,及一切夜郎自大的封建官僚的重要一步。林则徐在奏折中明确地报告道光帝:英夷“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兵船是其长技。”林被革职后,虽一度留粤协力夷务,向主持军务的奕山提出了《防御粤省六条》,中云:“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应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甚至在遣戍途中的洛阳还写信给苏廷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设想:“去冬与雪樵制买书,虽力陈船、炮、水军之不可已……当局果能师其意,同心协力而为它……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所能往者,我亦能往……逆夷以舟为巢穴,有大帮水军追逐于巨浸之中,彼敢舍舟而扰陆路,占据城垣,吾不信也。”信中,明确表明了“师其意”的主张。当时,在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中,“有用夏变夷者,未用变于夷者也”的传统观念仍相当浓烈。林则徐冲破这种思想樊篱,勇敢地承认夷有长技,且欲“师共意”,足见他的政治的、时代的眼光非常敏锐。

二、林则徐是提出师夷三项基本长技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是林则徐亲手交给魏源的《四洲志》早就说过了的。林编译的《四洲志》说:俄“比达王(现通译为彼得大帝)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游于岩士达览等处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国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加以训兵练阵,纪律精严。”这与魏源概括的三项完全吻合。

林、魏是朋友,更存在幕主和幕僚之间的辅佐关系。林则徐是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是一手处理广东夷务的封疆大吏,而魏源此时是个没有任何官职的普通文人,是个幕僚。从这点,也可看出谁是“师夷长技”的首倡者的玄机。

历史事实似应是:林则徐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首倡者,而魏源在林则徐充军塞外,一时没有“发言权”的情况下勇敢地充当代言人,成为这一思想的积极传播者。林的这一思想因魏的传播而留传,魏则因宣扬这一思想而扬名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