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伪满繁荣论”被指歪曲历史:不是繁荣 而是伤痕

来源:肥壤网 2016-09-0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伪满繁荣论”被指歪曲历史:不是繁荣 而是伤痕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伪满繁荣论”被指歪曲历史:不是繁荣 而是伤痕吧。

历史解密:“伪满繁荣论”被指歪曲历史:不是繁荣 而是伤痕

被掠夺的工业资源有三种去向

在天涯论坛的历史版块上,不少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网友都很关注东北资源被日本侵略者掠夺后的去向,如“日本将抚顺煤沉入海底备用”的说法,至今仍在流传。

着名满铁史研究专家解学诗在谈到满铁掠夺煤铁资源的目的时曾说,日本完全垄断东北的生铁供应,还运销到关内,当然,“无论是煤炭或生铁,更多的还是运往日本,这是满铁掠夺东北煤铁资源根本目的之所在。 ”他列举了史料所记载的数据:当时,日本生铁进口总量中,鞍山生铁占50%以上。

由于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因此,很难用精确的数字来分析资源的去向问题,但根据现存史料大致可得出如下结论:

工业用的资源大体有三种去向,一部分留下用于再生产,一部分被掠夺到日本,另一部分作为军需品被运到前线去。

“这5年间,满铁铁道发运军需品总量为50280492.7吨,年发运军需品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些军需品中除粮食和牧草外几乎都是工业产品。或许,1938年和1939年军需品发运量增长,可以解释为部分应用于日本对苏联的战争。然而,其他几年,则是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侵华战争。 ”

总而言之,日本从东北掠夺的大量资源是侵华物资的重要来源。

严重阻碍东北近代化之路

日本统治东北期间,为了服务于战争而强化重工业发展,导致东北经济发展不均衡,农、轻、重工业发展严重失调。历史学者高晓燕说:“煤矿、铁矿还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用劳工的血汗维持生产指数提升,并不是‘新中国工业化基地’。农业方面,平均产量相比上世纪30年代是降低的。 ”由此可见,建立在资源掠夺基础上的所谓“发展”,留给东北的其实是各种“病症”。

高晓燕表示,伪满时期的资源开发,各种生产计划,都是按照日本政治需要建设的。她以铁路为例,“日本重点建设的是分布在东北的资源密集区,像煤矿、林区等地,还有边境、国防地区”。其目的非常明确。

日本编着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妄言,日本使“昔日的荒原”变成“屈指可数的现代化工业地区”,“投放资本振兴了现代化工业”。但事实却是,日本阻碍了中国东北的工业近代化之路。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业格局,东北工业近代化之路已经越走越宽。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伪满洲国成立,中断了东北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在伪满殖民地工业体系的筹划时期,工业近代化之路就已经被破坏了。虽然伪满初步建立了新的工业体系,但是这种工业体系,是殖民地性质的。所以,在伪满的殖民地工业体系下,东北的工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永远摆脱不了有限工业化的特点。 ”秦爽说。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