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谁操纵了北洋政治?各派之间都有帝国主义支持

来源:肥壤网 2016-09-02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谁操纵了北洋政治?各派之间都有帝国主义支持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谁操纵了北洋政治?各派之间都有帝国主义支持吧。

历史解密:谁操纵了北洋政治?各派之间都有帝国主义支持

学界所说的北洋时期,一般指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至1928年东北易帜,这期间的中国政治,因形式上主要操纵于袁世凯及其后继者之手,亦可称北洋政治。从大的线索而言,这其中经历了承认民国、洪宪帝制、参加一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军阀混战、修约运动等节点,每一个节点背后都有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其复杂之处,不仅在于北洋派系内部的争斗,还在于列强势力掺杂其间,各自培养自己的代言人,支持一派、反对一派,甚至有时候亲自出马,干涉北洋政治。

日本在北洋时期欲控制中国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从承认民国到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都可体现出这种趋势

列强对北洋政治的干预,并非始于1912年1月1日之后,而是早在清末已经开始。列强对北洋政治的干预,很大程度上是晚清时期争夺势力范围和利益的继续,只不过面对了中国内部新的形势。各派政治势力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和利益,亦有意寻求列强的帮助。究竟是谁操纵了北洋政治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事件面前,因利益寻租的关系,并没有绝对的主导者,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上,总会有起主要作用的几个国家或某派势力的结合。基本上,日本在北洋时期欲控制中国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从承认民国到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都可体现出这种趋势。而美国则从承认民国开始一直试图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努力,华盛顿会议则直接拆散了英日同盟,使得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912年2月21日,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电令驻英、美、俄三国公使,向三国政府提出了关于承认问题的备忘录,就承认的条件征询意见。日本所提条件内容主要有:一、继续尊重外人之一切权益;二、承认偿还以往之外债;三、各国在承认问题上取一致行动。

日本对德宣战后,侵占胶济铁路,攻占青岛。趁列强无暇东顾之际,抛出了企图全面称霸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日本时任驻华公使日置益在得到外相加藤高明的亲手训令后,于1915年1月18日,要求晋见袁世凯。当日下午,袁世凯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日置益。日置益当场宣读了二十一条要求全文,并要求中国全面接受,尽快答复。日本一直企图向各国隐瞒真相,特别是对第五号(如,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的内容极端要求保密,试图稳定在华有利益的各国,意图取得各国的中立。2月15日,外交总长陆征祥会晤日置益,希望日本方面放弃第五号要求,但日置益予以拒绝。无奈之下,民国政府将“二十一条”全文电告协约各国政府,冀求引起各国注意,向日本施加压力。英、美等国虽然对第五号要求表示关切,但此时各国多有求于日本,愿持观望态度。

经过多次谈判,至1915年4月26日,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修正案,作出些微让步。针对日本的修正,中国于5月1日提出修正案,在山东、满蒙杂居、第五号要求等问题上坚持立场。此时,形势已难调和。英国于5月4日照会日本,不希望日本与中国开战,希望日本遵守英日同盟的精神。在国际压力和中国的坚决抵制下,日本最终同意放弃第五号要求,并于5月7日,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9日午后6时答复。当时的毛泽东得知后,愤而写下四言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5月9日,最终中国接受了日本的最后通牒。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