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历史上西帝是谁?为何在称帝不久后又匆匆去掉帝号

来源:肥壤网 2016-09-11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历史上西帝是谁?为何在称帝不久后又匆匆去掉帝号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历史上西帝是谁?为何在称帝不久后又匆匆去掉帝号吧。

野史秘闻:历史上西帝是谁?为何在称帝不久后又匆匆去掉帝号

中国历史上东、西二帝并存是那个时代 中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多帝并存的时期很多,尤其在社会动荡、天下分裂的乱世,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事情层出不穷,多灾多难的中国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然后,在中国历史的战国中期,当时国际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同时称帝,被后人称为东西二帝。这段历史,虽然时间很短,却打破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国称帝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东、西二帝并立的事情呢 当时,齐、秦成为东、西方两个强国,其它主要诸侯国都已称王,秦、齐两国实力比他们强大,所以都不愿再与另外五国平起平坐。七国集团的国君都称王了,就显不出秦、齐大国地位的尊崇了。

公元前228年,秦国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议秦昭王称帝 ,同时建议秦国支持齐王也同时称帝。秦昭襄王为了抬高自己,彰显秦国的大国形象,同时也为了打击邻国,离间齐国与东方各国的关系,很愉快的接受了魏冉这个建议。于是,在这年的10月,秦昭襄王派魏冉出使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意思我们大秦帝国的秦王称为西帝,你们大齐的齐王称为为东帝。这样一来,我们东、西两个超级大国就可以维护世界和平了,其它小国要围着我们做事,看我颜色行事。

齐闵王听了秦国使臣的一番外交说服,当时也没多考虑,一听自己要做皇帝,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满口答应下来。于是秦、齐正式称帝,齐王和秦王并称为东帝、西帝。但没多久,战国时期的最有名的谋士苏秦来到齐国,苏秦当然不是到山东游山玩水的,他有使命在身,就是让齐王接受自己的合纵计策,与其它各国达成联合攻秦的协议。要想实现联合各诸侯国家抗秦破秦的战略目标,齐闵王就必须去掉帝号,重归齐王称谓。否则,其他诸侯国的国王都心里不舒服,不接受合纵破秦的计划。

于是,齐闵王在苏秦三寸不烂之舌的说服下,答应了去帝号复称为王的要求,服从大局,和其它国家平起平坐。秦昭襄王嬴稷何等聪明之人,一看大势不好,齐闵王去掉帝号,东帝不在了,自己一个西帝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弄不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等于大秦帝国被国际社会孤立起来。真正打起来,秦国还不具备与六国同时开战的实力。随后和大臣们一商量,就找了个台阶,也很快取消了帝号 。齐王为何能接受秦王的建议称自己为东帝呢 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齐国在当时的综合国力相当强大,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在中国春秋历史时期,齐桓公称霸国际之后,齐国便一直处于东方局部霸主的地位,虽然和晋、楚相比,他的强权难以扩展到全天下范围,却足以自得其乐。但是,齐国国土面积大不,这一点和秦国不在一个层级上,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弱势,国家发展扩张的土地不多。这是一个硬伤。而秦国,早在穆公时代,便确立了向西发展的国策,为日后的大秦帝国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孝公、秦惠文王时期进一步吞并巴蜀,更是将国家领土面积成倍扩展。再回头看看齐国,背后除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其它什么都没有。那个时代,如果齐国有一个航母编队,估计从海上出发,收拾整个小日本的领土没有问题。但这只是假设。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