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揭秘十朝元老的官场传奇:当了汉奸还被大家称赞

来源:肥壤网 2016-09-18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揭秘十朝元老的官场传奇:当了汉奸还被大家称赞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揭秘十朝元老的官场传奇:当了汉奸还被大家称赞吧。

历史人物:揭秘十朝元老的官场传奇:当了汉奸还被大家称赞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的历史经验,凡是乱世必出人才,一是乱世人们必须生存,人的潜能会发挥 到极致,另一个原因更简单,既然是乱世没了王法,那就可以自由发挥了,可以有多种活法,这种不行可以换一个,就连工作也是,好君主,好领导多得是,不像以 前只有一个皇帝,离了他没饭吃,这样说不定换几次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所以,中国历史上那些大乱的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有三个, 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这三个时期,前两个比较有名,一是确实是人才很多,二是这两个时代虽然国家混乱,战乱频繁,但是文化 却很昌盛,因为无论在位的国君和打仗的将领如何残杀百姓,战场征战,对人才还是重视的,更关键的是,前两次大乱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读书人都怀有报国心 和事业心,有一种气节的东西在里边。但是到了五代乱世,频繁的改朝换代让皇帝成了谁想做谁做。五代军阀们大多都是些武将 ,对这班文人不大感兴趣,再加上朝代更替的太快,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忠诚。

五代乱世就有一位叫冯道的文人,也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争议人物,姑且把他也算在“人才”一类,因为毕竟能把官当到他那种档 次,本身就是奇迹。他都干了什么,答案是什么都没干,却当了“十朝元老”,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十朝元老”,古人说某官员资格老,托孤忠臣,最多就 是三朝元老,可是这位“十朝元老”算是什么级别的(当然五代皇帝换的太快也是个原因),另一个就是他总换“明主”却总能受重用,而且还投了契丹,说了句经 典名言,“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因此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令稍有一点廉耻心的人大跌眼镜。

跟让人惊奇的是这个投了 契丹的冯道从不被人诟病或者当“汉奸”看待,要知道,在前朝汉唐的和后世的宋朝,明朝的时候,像他这么乱换主人是要被骂死的。随后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 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连任太师。三是这个官场不倒翁却是个书虫,饱读诗书。冯道虽然是个有名的随风倒,却不是个老粗,他自幼务农, 出身低微却出奇的喜欢读书,即使做了高官也对吃穿奢侈这种事从不在意,只要有书读就行,而且更让人赞赏的是他不是腐儒,人家是“博览群书”,真正的什么书 都读,要是听闻那个地方有好书,再远也得去看看。

所以他的名气在五代十国的乱世里就很大,不管是南朝那代,都想请他出山为官,这也是朝廷的光荣。省的别人说这些老粗军阀没文化。据说他在南朝为官时,北边的契丹都听说了他的大名,想要偷袭将他抢走,只是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

四奇冯道虽无气节,却不是个贪官。别以为冯道奴颜媚骨,必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恰恰相反,冯道严于律己,体察民间疾苦,应该是个大大的好人。他的家乡闹饥荒时,冯道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

他 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南北战乱频仍,冯道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 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更难能可贵的是,冯道还不好女色,当年后唐与后梁交战 时,有的武将把抢掠来的美女送给他,冯道就“金屋藏娇”——找间屋子养着,寻访到她的家后再送回去。他留的遗嘱中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 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