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宋朝大臣徐铉不穿不合乎制度服装 被冻病殒命

来源:肥壤网 2016-09-18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宋朝大臣徐铉不穿不合乎制度服装 被冻病殒命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宋朝大臣徐铉不穿不合乎制度服装 被冻病殒命吧。

野史秘闻:宋朝大臣徐铉不穿不合乎制度服装 被冻病殒命

欧洲数个国家和城市某一天为“地铁无裤日”,即这一天,乘地铁的人,下身仅穿丁字底裤,车厢内、车站上,到处肥臀滚滚,摩股擦腚,相激相荡,招摇过市。图片视频俱在,转发频繁、留言评论简直能听见文字中间的尖叫了……此怪异之事,依照现在人的价值,被解释成个性释放、自由大胆云云。本来,此他帮之俗也,于我何干 况且“子不语怪力乱神”,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不料制作此专辑者,呼吁中国人明年也过一下“地铁无裤日”,言语之中,颇有知之恨晚的惆怅,恨不得现在就找个日子补过一下……

一般来说,在当今世界,人无约束,这种怪力乱神之属,是很容易传染的。微末如我,对此是很担心的,我不希望中国增添这么个“洋节日”,也不认为它是什么地铁文化。要强行阻止吗 恐怕风气不是靠强行阻止能阻止得了的。人欲一开,势不可当。

由此想到了服饰制度——

历来定鼎天下,必先“改正朔,易服色”——易服色,郑玄、孔颖达皆注为车马,而古代文献亦理解为服饰制度。

宋太祖建立宋朝,派曹彬收服南唐,南唐旧臣徐铉,就是校订《说文解字》的“大徐”,随李后主归宋,亦被任用官职。但徐铉恪守士大夫的耿介,不着不合制度的服装。当时,天下初定,受五代乱世影响,中原人的服装帽靴有很多胡服尤其是契丹服装的样子,当时朝廷还不能下令将服饰中的胡俗悉数革除,因为那样一来,会增加百姓的负担。所以,先有个过渡期,“衣冠许从其便”,慢慢地再规范。但徐铉宁可受冻,也不着不合乎制度的服装,最后竟因此被冻病而殒命!宋朝后来才下令,禁止穿胡服。

后来,元朝灭宋,文天祥被执,押送去元大都,途中经过河北某地,旅店中那些穿着胡式服装的百姓见“罪犯”文天祥的衣服,是宋朝的衣服——于时距离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河北百姓“内中国而外夷狄”,穿着胡服,却一代代口口相传地描述宋朝衣冠的样子,因此见了文天祥的服装,潸然泪下:“不意今日见我南人衣冠。”

元朝虽然管制狠戾,但却因文化上粗疏,对服装“依俗而治”,没有强行规定。但高压已久,许多人为了取媚于当朝,自动变为胡服。我的老家陕西蒲城县洞耳乡出土的元代墓葬中的壁画,人物衣着悉为左衽。可见当时已经相当“胡化”了。“人间岁月初周甲,天下衣冠久化夷”。因此,明朝取代元朝后,朱元璋对统一天下服装,下了很大的功夫,规定得很细,亲自抓这项工作,“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

朝鲜李朝,作为明朝的藩属国,其服装基本上参照明朝的服装。因此,当明朝灭亡以后,李朝使者到北京来出差,对清朝人的服装,内心里十分看不起。朝鲜使者穿着像当年朝见明朝一样的服装来朝见清朝,清朝官员见朝鲜官员的服装,有的人暗地里笑,朝鲜使者有的非常骄傲地回去写日记,嘲笑清朝的汉人官员:“使者遥寻秦地界,夷人惊怪汉衣冠。”将清朝人称作夷人。有的当场挑衅清朝官员,你们知道我们穿的是什么服装吗 吓得清朝官员不敢回应。有的清朝官员私下低声自嘲:“鞑子打扮”,但又叮嘱朝鲜官员,别再到处问了。朝鲜官员还惊奇地发现,戏台上服装,皆依明制,有人写诗讽刺:“中华礼乐非前时,三代威仪尽在斯。”朝鲜李朝,终清一代,虽然慑于清朝的强大,不得不臣服,但其立国的宗旨却是“尊周思明”,自称“小中华”。明清两代出使北京的李朝官员,喜欢写日记,记录所见所闻,非常详细,他们把到明朝的日记统称“朝天录”,到了清朝,一律改称“燕行录”,可谓天壤之别。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