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翻译出错引发的大案:竟然译错皇帝祖母位份

来源:肥壤网 2016-09-24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翻译出错引发的大案:竟然译错皇帝祖母位份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翻译出错引发的大案:竟然译错皇帝祖母位份吧。

野史秘闻:翻译出错引发的大案:竟然译错皇帝祖母位份

近来,随着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持续热播,该剧收视率一再攀升,可见人们对于翻译官这个职业的关注程度之高。翻译官展现在人前的不仅是风光体面,更是精确严谨。这个职业不能出错,否则可能影响巨大。在清代,就曾因为翻译出错引发了一个大案,许多人差点因此掉脑袋。

随着满清王朝的建立,满文翻译活动也应运而生。清代不仅设立了满文翻译机构和官员,还开办满文翻译课程,组织满文翻译考试,以充实翻译队伍。这些翻译官承担了朝廷的各项翻译任务。

嘉庆四年(1799年)七月,大清朝发生了一件错误翻译皇后称谓的事件,把刚接位的嘉庆皇帝鼻子都给气歪了。

原来,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定于是年九月初二,梓宫移往遵化裕陵。为此举朝上下,忙着此事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把各项治丧文件由汉文翻译成满文。不料,因为翻译、誊缮有误,竟然把嘉庆祖母的称谓给翻译错了!这还了得,大大的不敬!

据《清仁宗实录》载:嘉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内务府大臣布彦达赉、阿明阿、缊布等人,向嘉庆帝呈送了一份奉移梓宫途中所使用的赐奠折片,该折由满文书写。嘉庆发现,译文中错把其祖母孝圣宪皇后的“圣”翻译成了“贤”字,一字之差,却差了辈分,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是雍正皇帝的皇后、乾隆帝的生母、嘉庆帝的祖母,这样一错,就变成了他母亲辈的了。嘉庆认为“其咎甚大,非寻常讹错可比,因命军机大臣传旨严询”;下令将“所有承办奏折之主事德宁、缮写之笔帖式兴保,俱着交刑部治罪”,并决定进行问责。

三法司会审后,很快拿出了一个严厉的处理意见:“德宁、积善均应革职,依大不敬律拟斩,立决……兴保应革职,于积善罪上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系旗人照例于鞭责发落。”然而奇怪的是,这个处理意见却让怒气冲天的嘉庆给否了。仅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布彦达赉、缊布、阿明阿等人,予以警告降级撤职等处分;直接责任人德宁、积善仅仅拘留一个月,期满再吃皮鞭80;而兴保被革职,吃皮鞭50,了事。

在那个时代,嘉庆如此从轻处理此案,让好多人感到意外。就现在看来,其原因也不外乎以下几个:一是,嘉庆帝正热孝在身,其老子乾隆帝还没入土为安,为一个翻译之错大动干戈,恐天下耻笑;二是嘉庆帝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根基未稳,正需树立个人威信,此时也不是他大开杀戒的时候;三是清代文字狱为前几代最盛,嘉庆也目睹了这等人间惨祸,是否也在作反思,试图消弭文字狱的影响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布彦达赉、阿明阿、德宁、积善等人大都是宗室贵族,也是他做太子时的辅助大臣,鞍前马后,为他登上皇帝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忍心也不想落下卸磨杀驴的骂名。所以生气归生气,冷静下来,嘉庆就理智多了。

嘉庆帝先是气死气活,发下大话要严惩,可是最后重举轻放,总得有个说辞吧。他早就想好了,《清仁宗实录》卷四十九中载入的嘉庆谕旨说:“布彦达赉、缊布、阿明阿三人自认错误,均请革职交刑部治罪,实属罪所应得。惟念布彦达赉管项繁多,一时未能兼顾,阿明阿管事务,向来不识清文,朕所素知,二人情有可原……至缊布久管内务府,竟系福薄灾生,有心试朕留心事务否 着革去总管内务府大臣,并工部侍郎、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拔去花翎,仍交军机大臣严加议处具奏……”云云。实际上,此谕旨一锤定音,列位就高枕无忧了,只是找个可怜的缊布做替罪羊罢了,也不是很重的处罚。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