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清代的迷信多:鸦片战争主将竟然收集粪尿对敌

来源:肥壤网 2016-09-25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清代的迷信多:鸦片战争主将竟然收集粪尿对敌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清代的迷信多:鸦片战争主将竟然收集粪尿对敌吧。

野史秘闻:清代的迷信多:鸦片战争主将竟然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比如以务实着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清代皇帝生辰八字不对外公布,以防“厌胜之术”,还会找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儿童在雍和宫出家,作为“替僧”。此外,皇家建筑颇重风水,梁上往往收有经文,以镇压邪魔。但效果有限,比如天坛,传说能防火,但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即发生火灾,斋宫、寝宫被焚,光绪十五年(1889年)8月24日,祈年殿再遭雷击焚毁,今天我们看到的祈年殿是光绪时重建的。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迷信,大臣更夸张。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扶乩术盛行,清军主将杨芳、奕山、奕经、文蔚等溺于迷信,视军事如儿戏。为对付洋枪洋炮,杨芳竟想出“以邪制邪”的战术,收集大量粪尿,并筑星坛,结果贻误战机,损失惨重。

最可笑的是奕经,到西湖关帝庙求签,签文有“虎头人”语,以为虎年虎月虎日虎时出兵能获全胜。于是决定在1842年3月10日4时进攻。时浙江冬雪,不便作战,加上奕经兴师动众选择吉日,导致信息外泄,英军知道后,设伏消灭清军五六百人。为使“虎头人”说应验,奕经还让士兵戴上虎皮帽,英人宾汉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颇感奇怪地记载道:“他们的帽子具有一种特别不普通的样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制的,附有老虎尾巴垂在他们背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自信有法术护体,竟使出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绝招,结果被英军掳走,客死于加尔各答。

这种迷信思维甚至左右了后来清廷的建军思路,比如成立“虎神营”,装备了先进火器,取意为以虎驱羊(洋),以神克鬼,专门对付“洋鬼子”,虽然讨了口彩,可实战效果却不佳。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