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古人立冬办“扫盲班” 李莲英幼时家贫曾上冬学堂

来源:肥壤网 2016-09-28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古人立冬办“扫盲班” 李莲英幼时家贫曾上冬学堂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古人立冬办“扫盲班” 李莲英幼时家贫曾上冬学堂吧。

野史秘闻:古人立冬办“扫盲班” 李莲英幼时家贫曾上冬学堂

古代,立冬不仅是进补的日子,也是“扫盲”的时候。

古时的教育机构,从中央的太学、国子监等,到地方上的州学和县学,层层具备。不过,哪怕是最基层的县学,入学者也多半是一些身负功名的秀才,或者成年人,以考科举为目标。可若非志在科举,仅仅是出于“扫盲”,又该往哪儿去

像如今这般的“九年义务教育”,古代没有这个说法。在古时,肩负“义务教育”之责,旨在“扫盲”的,就是私塾了。有钱的人家,自己请先生,办个私塾,家族内的子弟都可以来读书。普通的人家,则将孩子送到村或乡的私塾里读书。可若是一贫如洗,无力让孩子长年累月读私塾,又不想让孩子日后目不识丁,该怎么办

也有办法的,就是在立冬这天,把孩子送进“冬学堂”。

这“冬学堂”,要读多长时间 照如今的说法,就是一个学期都不到。从立冬这天进去,到腊月十五结束,总共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到了腊月十五,就算是从“冬学堂”毕业了。读过了“冬学堂”,虽算不得读书人,但起码也和“文盲”脱钩了。

当然,三四个月,能学到什么知识,这不用问也知道。无非是读读三字经,学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字,不至于目不识丁,仅此而已。而对于穷苦人家来说,“冬学堂”不耽误农忙,且花费少,也能帮孩子认得几个字,也就足够了。

不过,这样的“扫盲班”也曾出过“名人”,比如李莲英。

李莲英幼时家贫,无力读私塾,所以被家人送进了“扫盲班”。不过,李莲英察言观色的本事,从小就已露苗头。在“扫盲班”,他每天都第一个到,在别的同学到来前,就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天冷,他总是第一个来生炉子。放学了,别的同学都回家了,唯有李莲英总不忘留下来,替先生烧火暖炕,这才回家。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