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李秀成是如何死的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成谜?

来源:肥壤网 2016-10-05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李秀成是如何死的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成谜?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李秀成是如何死的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成谜?吧。

历史解密:李秀成是如何死的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下落成谜?

“小王子”夜话天京城破真相

1939年冬,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徐海行署主任的王公玙在江苏灌云、涟水、沭阳交界处的六塘河一带与日军“游击”。一天,夜宿一位老农家,主人拿出讲述太平天国故事的《洪杨演义》供他消遣。谈及李秀成时,老农一语惊人:

“忠王李秀成就是我们海州(江苏连云港市的旧称)人,他的儿子李学富,多少年来,人称‘小王子’,在我们这一带当兽医,和他父亲李秀成一样,都会针灸。不信,你问赵大庄私塾先生‘徐大爹’!”

不久,王公玙住进赵大庄私塾,徐大爹派人用独轮车接来已经84岁的“小王子”李学富,与王公玙围着一个火盆长谈。

李学富为李秀成的镇江籍小妾所生,在忠王府里生活到9岁,亲见过洪秀全以及他的儿子洪天贵福。曾国藩上报清廷称“幼逆”“洪福瑱”,实为“洪福真王”(洪天贵福的玺文)之误。“小王子”的话,后被在英国专研历史的肖一山先生从存在英国的档案中得到确证。

“小王子”的惊人之语还在于,他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城破,是曾国荃与李秀成的共谋和默契,即“九帅(曾国藩之九弟曾国荃)全其功;忠王全其忠。”因为曾国荃久攻天京不下,朝廷有意派李鸿章协攻,曾氏兄弟怕人抢功,更加急于攻入天京。于是,曾国荃乘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入曾氏大营探听军情之际,要宋转告忠王:只要让出天京,什么条件,皆可商量。忠王得知后审时度势,认为天京城破,只是时间问题。而城内严重缺粮,如果坚持下去,军民必然遭殃。曾、李双方均为汉人,不应自相残杀。于是,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清军入城不得烧杀、伤害百姓;二是容幼天王洪天贵福出城,不得追赶。

李学富告诉王公玙,为掩盖实情,天京城是清军入城后补轰的。李秀成先安排家将带着“小王子”潜逃出城,径去海州家乡硕项湖滩藏伏,自己带着洪天贵福冲出城墙缺口。后来得悉入城的清军背信而无恶不作,后悔不迭,而洪天贵福也被冲散不知下落……绝望之下,李秀成想在一间破庙里自杀,被乡民发现阻止,终因陶大来告密,被清军萧孚泗部俘获。

李秀成被曾氏兄弟送回原籍隐居

“小王子”说,李秀成被俘,出乎曾氏兄弟意外,打乱了原来达成的默契和计划。只好一面上奏朝廷,扬言要严刑拷问,“槛送京师”;一面嘱李秀成不要在供状上写明自己是海州人,只写参加起义时寄居广西,为日后安排李秀成逃往海州家乡作掩护。

曾国荃为了进一步造舆论以瞒人耳目,审讯时,“置刀锥刑具于忠王前”,声称要“凌迟处死”李秀成。

经过曾氏兄弟的密商,又上奏朝廷,谎称李秀成的“党羽尚坚”,“民心未去”,押送不安全,要将李秀成于同治三年(1864)七月初六“就地正法”。实际上,李秀成被曾氏兄弟偷天换日,送回原籍,与先行逃出的“小王子”一起隐居于家乡。

本来,在曾氏兄弟攻破天京及处置李秀成的问题上,就存在着诸多疑点,为研究太平天国的史家所不解。如:天京城墙轰破后“一饭顷”的短暂时间,清军已登上城内的制高点——“旗帜满山”,好像清军在城墙轰破之前早已入城;入城后,知李秀成逃逸,幕僚赵烈文摇醒已睡的曾国荃,要曾追捕,曾竟“摇首不答”、“不以为然”,依“小王子”所说,则明显是希望李秀成逃离;李秀成被捕受审时,作为一位三军主帅,曾国荃居然不顾粗暴失态,“亲用刀锥刺其股”;李秀成被擒已经上报,朝野均要求“押解来京”,曾氏兄弟却又抗旨,不“槛送京师”,突然改为“就地正法”;曾氏攻克“匪巢”,建立奇功,最终反受朝廷责难……凡此,皆成为太平天国史的疑案。但是,依“小王子”向王公玙讲述的“真情”,这些疑点皆可迎刃而解,令人恍然大悟。

李秀成之所以要求回海州原籍,是因为其幼年入青帮,在海州的辈分很高,备受拥戴。李秀成潜回故里后,隐姓埋名,沭阳城内的“恒顺公”皮货店即与李秀成家有关,而李秀成的旧营生就是贩马和跑关东贩皮货。

据“小王子”称,李秀成的归隐之地,是在硕项湖滩。硕项湖,据《海州志》:“在州治南一百四十五里,其界,安东(今涟水)、沭阳共得三分之一,海州得三分二。南岗镇(今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乡)居湖西,新安镇(今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安镇)居湖东南……康熙十六、七年,黄河决,湖地稍淤。”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