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历史揭秘: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谜案

来源:肥壤网 2016-10-12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历史揭秘: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谜案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历史揭秘: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谜案吧。

历史解密:历史揭秘: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与《史记》的历史谜案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却在历史记载中消失。而司马迁历经十四年编撰而成的《史记》并非一本,而是既有正本,又有副本。那么,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史记》的正本与副本其命运又是怎样的?

一、最后的人生轨迹

我们先打开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回顾一下司马迁人生中最后几年的活动轨迹。公元前104年,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开始着述《史记》;公元前99年,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虏,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被捕入狱;公元前98年,司马迁为着作《史记》而自请宫刑,忍辱苟活;公元前97年,司马迁被赦出狱,任中书令;约公元前93年,朋友任安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公元前91年,《史记》终于完成,这一年,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汉武帝宠臣江充诬陷太子刘据搞“巫蛊”,太子发兵诛杀江充。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接到了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入狱腰斩。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一封着名的回信《报任安书》。

《汉书·司马迁传》在引述完《报任安书》之后,紧接着写道“迁死后,书乃渐出”。班固并没有交代司马迁的死因和去世年代,他是真不知道实情,还是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历史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和谜团:司马迁究竟是怎么死的?死于何年?

二、迷雾重重的死因

关于司马迁的死亡原因,史书没有任何确切的记载,因此给后世留下了重重谜团。有人甚至就此猜想,司马迁在完成一切之后,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如果这样,班固大可以在《汉书》中如实记录,但为什么没有写呢?可见真实情况绝非想象的那样简单。从后世一些蛛丝马迹的记载中,我们也许可以揭开其中的原委。

东汉年间学者卫宏在《汉书·旧仪注》中有一段石破天惊的话:“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历代学者对此话的真假也有过争论,认为只是孤证,不足为凭。但不管怎样,这是距司马迁较近的东汉学者之语,人们也拿不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此话有假。

而与这段话形成前后呼应的是《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魏明帝与王肃二人的对话。魏明帝说:“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王肃回答说:“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王肃的回答,间接证明了卫宏所说的真实性。而班固“迁死后,书乃渐出”,以及“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之语,也隐隐透露出了当时汉武帝对司马迁的迫害和打压。

因此,东汉卫宏的那段话,很有可能就是司马迁的死因,那就是“有怨言,下狱死。”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