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何吃素十二年后重新破戒吃肉?

来源:肥壤网 2016-10-14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何吃素十二年后重新破戒吃肉?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何吃素十二年后重新破戒吃肉?吧。

历史人物: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何吃素十二年后重新破戒吃肉?

素食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历史悠久,许多中外名人都是素食主义者,如达·芬奇、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和老子、王维、孙中山、蔡元培等。蔡元培缘何奉行素食,本文讲述了如下的故事。

北大校长蔡元培的素食,在他的《自写年谱》中说得很明确:“我那时候也是素食,这是民元前二年莱比锡受李君感化的。”李君,指的是李石曾,他于1902年赴法国留学,1907年成立“远东生物化学学会”,首次用化学方法分析出大豆的营养成分与牛奶相仿,在法国成立第一家“豆腐公司”,开办“中华饭店”,被称为“豆腐博士”。

1909年,与蔡元培一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的齐寿山,应李石曾邀请赴法一游。齐寿山回来后告诉蔡元培说,李石曾素食,并说动物死亡时全身僵直,体内会产生毒素,经常食用会使人中毒。蔡元培听后觉得有理,也回想起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一只精心饲养的粉红色的猪被屠杀”的惨状描写,深受触动,于是萌发素食的念头。

蔡元培亦在《自写年谱》中写道:“适莱比锡有素食馆数处,往试食,并得到几本提倡素食之书,其所言有三益:一、卫生,如李君所言;二、戒杀,不肉食则屠杀渔猎等业皆取消,能因不忍心杀动物之心,而增进不忍心杀人之心,战争可免;三、节省,一方牧场,能以所畜牛羊等供一人一岁之食者,若改艺蔬谷,可供给十人之上。”他把这“素食三义”——卫生、戒杀、节用,专门函告其国内朋友寿孝天,并说自己的素食主要偏重于“戒杀”这条,因为人都有好生恶死之心;至于“卫生”,最重要的是要忌烟酒,而自己做不到;至于“节用”,在外国饭庄,肉食者有长票可购,改为素食而特饪,未见便宜。

不久,寿孝天回信引用杜亚泉的话说:“植物未尝无生命,戒杀义不能成立。”蔡元培在1910年4月回信说,“世界实行之事,大抵动于情感,而非动于理论”,“戒杀”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感情问题。人类进化是个渐进过程,越早期就越是牺牲自己身体来获取所得,如人吃人、肩挑手拉、踏人力车,后来改用马车、牛车,现在则用电、用油了。在技术发达的同时,人的感情在进步,恻隐之心在传播,开明的人会视禽兽为异种之人。素食主义者也非绝对不杀动物,一叶之蔬、一勺之水,里面也有许多小生命生活其间,只是人眼看不到,因而感情上没有产生恻隐之心。现在人的感情及于动物,故不食动物。他日,若感情及于植物,则自然不食植物。他还说,自己素食之后,“觉于吾之口及胃,均无甚不适,而于吾心则甚惬,遂立意久持之。”

蔡元培原本就瘦,夫人担心素食对健康有影响,便借故劝说他:“先生早年曾密造炸弹,试图谋杀慈禧,那时连人都想杀,现在怎么连禽兽的生命都痛惜起来了 ”蔡元培回答“人有该杀之罪,杀之非为过也。动物何罪之有 故杀之无道也!”

1913年10月,蔡元培参与孙中山“二次革命”后,携家人来到法国游学,暂时住在李石曾创办的位于巴黎近郊科隆布镇的豆腐公司。蔡元培素食就受李石曾影响,如今住在他的豆腐公司里,“午、晚餐包与豆腐公司”,自然是餐餐素食,吃得最多的是豆腐、豆浆、豆面、豆粉、豆皮等。有人后来回忆说,“元培同他都力行素食,这一特殊的生活习性使两人相处颇为契合”。

在法国期间,蔡元培一家先后住在圣多耐、都鲁士和罗埃等地。在罗埃,蔡元培跟李石曾的朋友欧思东住在一起,向他学习法语。欧思东是比利时人,“长于音乐,常素食”。相同的情趣与习性,使他们相处十分融洽,更使蔡元培保持着素食这个习惯。

据语言学家何容晚年在《对“卯”字号前辈的一些回忆》一文记述,“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邀请蔡元培去讲演,地点安排在维斯礼堂。联合会派代表到车站去迎接,但没有接到蔡元培。原来,蔡元培独自先跑到天津大胡同着名的真素楼吃素菜去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