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解密:阉党出身的马士英在崇祯朝怎么发迹的?

来源:肥壤网 2016-10-18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解密:阉党出身的马士英在崇祯朝怎么发迹的?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解密:阉党出身的马士英在崇祯朝怎么发迹的?吧。

历史人物:解密:阉党出身的马士英在崇祯朝怎么发迹的?

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二甲第十九名进士。

人肉责任人,与人家的学历、文凭有毛关系 这在别人那里无关紧要,放在马士英这里还真异乎寻常。

东林党人认为马士英、阮大铖搅到一起,是气味相投的缘故。这个看法即使不邪恶,也够书生气。比较合乎情理的,他们的关系比谁都铁,最初起作用的是“同学录”——

马士英万历四十七年中得进士,其实他万历四十四年即已参加了会试。这一年,马士英与阮大铖一同在京城呆了数月,会试后一共高中。奇怪的是,马士英却没有参加殿试。至于什么原因,不太清楚,估计也没有人能够清楚,只能查明这个情况属实。所以,马先生当了中国高考史上第一个知名“复读生”。

查复读,不是要给马先生揭短。复读,压根也不是一件坏事,没考到大学,先考到同学,同样受益匪浅。你复读几年,自然会有几倍的同学,人脉关系就要比人硬几倍,有什么麻烦事,别人跑断腿,你几个电话搞定了,还有一两同学要请你搓一顿。

让他们成为“同学+兄弟”的,那要感谢周延儒了。

周延儒(1593—1643),字玉绳,号挹斋,宜兴人,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37岁首拜首辅,49岁二度为相。二度为相的周延儒,曾革除前任弊政,免除战乱百姓欠税,起用有名望朝臣,朝野称贤。最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周总理不得不编点假新闻逗乐皇上,戏法穿帮,被责令自杀。

你也看出来了,周先生本领大,官也大,折腾更大——折腾了十几年,也只是重回旧岗,并且折腾掉自己的老命。

周延儒与马士英、阮大铖实质性地扯上关系,便是他二度为相的敏感时期。

当最大的官,就要使上最大的银子。周延儒花出的银子有多少立方,我没搞清楚,因为这明显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权力范围,有侦缉权的部门可以一试。反正很大,大到周家的银子堆在一起都不够份量,最终还要到社会去募集股金。

这个时候,阮大铖提了一袋银子,决定投资创业股。

阮家是个大户,虽说都是从贫下中农那剥削来的血汗钱,但也算是合法收入。相对于阮家,周延儒严重违规,太不厚道了。他收了人家的股金,不仅不给人股票,连张收据都不打,只给了一桩期货,还是口头的——

周延儒对阮大铖说,干部工作不是我一人说了算,你受组织处理的时间还不长,我要是勉强推荐你,万一有人举报,组织上又不批准,对你对我都不好。你不如推荐一个条件成熟的哥们,我栽培他,他再栽培你。

靠!这才是官场的高级黑,收钱不办事,连责任都甩出去了。

阮大铖的银子也打到专用帐户了,结局弄出这个样子,心比割肉都疼。一咬牙,将马士英的名字报了出去,就当是买了张“刮刮乐”。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