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朱元璋建国300年 却为何影响了中国700年历史

来源:肥壤网 2016-10-23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朱元璋建国300年 却为何影响了中国700年历史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朱元璋建国300年 却为何影响了中国700年历史吧。

历史人物:朱元璋建国300年 却为何影响了中国700年历史

自成化时代开始,明朝政权已经没有了致命性的威胁,百姓的温饱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全国上下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商人逐渐走到了前台。明朝建立的“洪武体制”面临着崩塌体系。在某些历史学家眼中,“洪武体制”相对于南宋的灭亡来说则是一种倒退,因为,自南宋灭亡后,包括王夫之、黄宗羲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亡天下”了。

洪武体制只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并不落后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一点。即南宋政权包括之前的北宋政权,是一种集权思想与分权思想的抗衡,正如黄宗羲所说的秦尽、元尽,说的皆是秦前战国的分权,元前的南宋分权思想。而这种抗衡在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只不过到了南宋阶段,分权思想比较强大,由此,才有了一些在今天看来比较民主的思想。例如“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其实,这和战国时期是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类似。

非常不幸的是,每当出现上述观点的时候,正处中国的乱世,这种思想出现不久,所提出这种思想的国家或朝代就会被另一个统一的王朝所替代。更为可悲的是,这种分权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实践几乎都是失败的。几乎都没有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南宋经济那么发达、文化思想那么活跃,但始终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这是中国历史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思想与实践鸿沟。“洪武体制”只不过是另一个集权与分权思想斗争的轮回而已,根本谈不上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倒退与否。如果是进步,它为何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真正实现过 晚明同样也是如此,它也是倒在了这个问题上。

自正德的爹弘治皇帝开始,“洪武体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荒政体系就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用于救灾的粮食仓储制度便出现了颓败态势。洪武体制陷入了逐步塌陷的危险。问题是,一个成熟体制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朱元璋父子用了50年的时间构建并将其形成制度稳固下来后,运行了百年后开始逐步变坏,而变坏的速度也用了百年的时间。所以,体制、顶层设计并非一朝一夕建成,但建成之后,它的存在也将是长期的。

本人认为洪武体制有四大内容,即限制人身自由的户口税收制度;经济方面的开中制;洪武荒政体制;官员薪酬制度。

明初,因为生产力、统治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朱元璋,尽管可以靠前代降臣的统治经验进行政治维持,但毕竟能力较为薄弱。再加上多年的战争造成财政收入锐减、财政支出庞大。一方面,他加大了纸币的发行、开中制的建设等,但这些只能是解了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对百姓的管理,这才是根本。为此,朱元璋在继承前代将全国百姓分为民户、军户、灶户等不同类别外,还对百姓出行的里程进行了限制。将百姓紧紧地控制在当地,减少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的交流,从而也就降低了可能的各种事变的发生。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