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国父孙中山曾经遭轻视:同仁多称呼他为孙大炮

来源:肥壤网 2016-10-30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国父孙中山曾经遭轻视:同仁多称呼他为孙大炮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国父孙中山曾经遭轻视:同仁多称呼他为孙大炮吧。

历史人物:国父孙中山曾经遭轻视:同仁多称呼他为孙大炮

《孙中山年谱长编》告诉读者一个纯粹的事实:伟人出道之初,也难免会遭到低估和小觑。

1895年元月,孙中山在日本长崎与梅屋庄吉缔交,他推诚相告:“……欧美各国人都称中国为睡狮。如果是狮子,要醒起来才有用,睡着的虽不是整个中国国民,但眼睛被蒙蔽,不管事的人实在太多了。……为了拯救中国,我与同志们正准备发动革命,打倒清朝。”

梅屋庄吉赞赏孙中山的大智大勇,决定运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助孙中山采购武器。嗣后,孙中山为了寻求军援,与日本驻香港领事中川恒次郎会晤,他开出的清单为:步枪二万五千支,一千支。中川心存疑虑,致书原敬吐真言:“考虑到像孙文这样的青年人毫无经验,难以令人放心。……孙文所说的要在两广独立,成立共和国,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年方而立,前路茫茫,孙中山却愈挫愈奋。

1895年3月16日,孙中山与兴中会核心成员杨衢云、谢缵泰讨论广州起义的可行性方案。杨、谢二人认为,非三千人马不足以攻取广州城,孙中山则较为乐观,他认为发难者贵在信念坚定,乌合之众形同散沙,容易走漏消息,若有百人敢死先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大事可济。大家都认为孙中山的计划过于冒险,以卵击石,难奏奇功,稍有蹉跌,必将同归于尽。

谢缵泰在《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写道:“孙逸仙看来是一个轻率的莽汉,他会为建立个人的声望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他提出的都是易招物议的事情,他认为自己没有干不了的——事事一帆风顺——‘大炮’!”就在那时候,“孙大炮”的绰号已归属孙中山。谢缵泰对孙中山的酷评非止一端,他接着写道:“孙念念不忘‘革命’,而且有时全神贯注,以致一言一行都显得奇奇怪怪!他早晚会发疯的。我也是一个认为不能将领导运动这么重大责任信托给他的人,一个人固然可以置生死于度外,但在行动上,却必须认识到领导人的生命不能作无谓的牺牲。我相信,孙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听从他,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经验一直都表明,光靠他,是会要冒风险的。”孙中山狂飙激进,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谢缵泰眼中,他却是一位“轻率的莽汉”,领袖气质完全归零。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