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历史故事

本栏目包括有历代皇帝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成语故事、中国野史故事等,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雪窦山行刺张学良

来源:肥壤网 2017-03-12 围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肥壤网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雪窦山行刺张学良的历史故事,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雪窦山行刺张学良吧。

一、小女人密谋报家仇

1936年12月1 2日,国民党着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就此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1937年初,张学良将军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镇附近的雪窦山禁锢。张学良成了失去自由的“自由人”,虽然为国赴难的雄心仍在,但内心深处的孤寂还是挥之不去。

不久,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被蒋介石派人接到溪口镇。大家闺秀于凤至,是张学良的贤内助。但是,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使于凤至整日纠缠在如何营救丈夫的现实问题里,忽略了一些小事。她万万没有想到,有一个女人在密切注意着她的行动。

这个女人便是蒋介石的侄媳一一原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的妻子袁静芝。蒋孝先是蒋介石的远房侄子,为人极为凶狠,仗着是蒋介石的“家军”而目空一切。蒋孝先是北平“一·二九学运”刽子手,还曾疯狂镇压北平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破坏中共的地下党组织及外围组织,残酷捕杀中共党员和进步爱国人士数千余人。西安事变时,蒋孝先自然不能领会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兵谏蒋介石的意图,而是怀着一颗誓死保卫蒋家王朝的决心,负隅顽抗,最后在临潼被张学良的部下击毙。

蒋孝先死后,袁静芝一直住在溪口镇。袁静芝原本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嫁给蒋孝先后,一直做着“夫贵妻荣”的美梦。不管是随蒋孝先在北平还是在西安,因为他们夫妻的特殊身份,许多国民党下级将领都想方设法巴结他们,那些官太太为了巴结袁静芝,更是趋之若鹜。

蒋孝先被张学良部下击毙后,袁静芝一下子失去了“高贵”身份,作为一个蒋家寡妇,她感到了被世人遗弃的悲哀。于是,她对张学良的仇恨极度膨胀起来,暗暗打定主意:杀死张学良,为丈夫报仇。

张学良被软禁在雪窦山,由特务队长刘乙光负责他的行动。虽然雪窦山景色优美,但张学良根本不能随心所欲地游山玩水,每行一步,刘乙光都会紧紧跟随,美其名曰“保护张学良的安全”。张学良住在雪窦山的消息是绝密的,因此,同住在溪口镇的袁静芝根本不知道她的大仇人近在咫尺。

而于凤至的到来,使袁静芝悟出张学良住在溪口镇。袁静芝派出几个心腹四处打探消息。溪口镇就这么大的地方,除了雪窦山上有行迹诡秘之人外,别的地方都很正常。袁静芝随即断定,张学良就在雪窦山上。

袁静芝兴奋极了,她火速召集心腹,一边秘密潜入雪窦山上去实地勘察,一边进行周密部署。当她将刺杀张学良的行动宣布为“猎鹰行动”时,一个手下表示了担忧,在雪窦山刺杀张学良将军是否妥当 如果被蒋介石知道了,后果会怎么样 对此大家心里都没谱。

袁静芝冷笑道:“碍于西安事变的影响,委员长不能公开杀了姓张的,但并不表示他老人家不想姓张的死。猎杀了姓张的,既为我丈夫报了仇,又替他老人家除去了心腹大患,事成之后,他老人家一定不会责怪我。”

二、于凤至大智救丈夫

经过策划。袁静芝的“猎鹰行动”开始了。袁静芝的计划是,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引张学良离开居住地。同时引开特务队长刘乙光,那样才能让行动顺利。

袁静芝在蒋家的几辈媳妇中,也算得上是个人物,因此,尽管张学良被秘密软禁在雪窦山上,但雪窦寺的住持还是答应了袁静芝做法事的请求。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