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千金匣

来源:肥壤网 2016-03-16 围观:

民间故事:千金匣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位以杀猪为生汉子名叫卢秋生。这一天,他出城为人杀猪,回家之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昏倒在路边,怀里搂着一只小木匣,匣子上挂着一把小巧锁,他不由心生怜悯,于是把那小伙子背了起来,向城内走去。

二炷香工夫过后,卢秋生把那小伙子背进了城。在城门口,他碰见了朋友曹贵。曹贵问他背是啥人?卢秋生就把自己在路边,看见了那小伙子昏倒一事,说给曹贵听了。曹贵不禁埋怨:“这小伙子来历不明,且已人事不省,你这不是捡了一个麻烦吗?”卢秋生却道:“我不能见死不救啊!”

说着,卢秋生就把那小伙子背回了家中,请来郎中为他诊治。郎中说,那小伙子并无病症在身,只因饥饿、劳累,才导致昏倒,只需喂些食物,便可以醒来。

卢秋生连忙熬了些米汤,给那小伙子喂下,半炷香工夫过后,那小伙子慢慢地醒了过来,卢秋生不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那小伙子有气无力地告诉卢秋生说,他叫冯承昌,是京城人,半年多前,他家失了一把大火,家财被烧一干二净,他父亲被烧成了重伤,但硬是从大火里,抢出了那只小木匣。他父亲临死前,将那只小木匣交给了他,让他带上它,去江南徽州府,寻找一位姓鲁员外。

安葬了父亲后,冯承昌携带着那只小木匣,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寻找鲁员外路途。几天前,他来到了泾县境内,由于花光了盘缠,没有银钱买食物充饥,于是饿昏在了路旁……

听完冯承昌一番话,卢秋生不由一阵唏嘘,他想不到冯承昌年纪轻轻,竟有这么一番悲惨遭遇。

冯承昌在卢家一连呆了七天。在这七天时间里,卢秋生每天都做些香甜饭菜,为冯承昌调养,渐渐地,冯承昌身上有了力气,脸色也红润了起来。

第八天上午,冯承昌对卢秋生说,他想前往徽州府,继续去寻找鲁员外。当天晚上,卢秋生做了一桌子好菜,买来了两坛好酒,请来了几位街坊邻居作陪,为冯承昌饯行。就在大家刚要动筷之时,曹贵来到卢家串门,卢秋生连忙招呼他入座。

酒过三巡,冯承昌取出那只小木匣,道:“卢兄,我此次前去徽州府,路途遥远,加上不知那鲁员外准确住址,不知哪一日才能寻找到他,而我若是将这只小木匣带在身边,恐会遗失,因此,我想请您代为保管一下!待我寻到那鲁员外,再回来取走它。”卢秋生接过那只小木匣,一脸郑重之色:“冯老弟,你只管放心前去徽州府,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这只小木匣!”

大家继续喝起酒来,卢秋生一位邻居,好奇地问道:“冯老弟,你这只匣子看上去,普通不能再普通了,你为何如此小题大作?”冯承昌却道:“这只匣子确实很普通,但它里面,却装着我冯家如今全部家当,那可是千两黄金啊!”

那邻居摇摇头,满脸怀疑,那意思好像是在说:要是你冯承昌有千两黄金,哪会因为没有银钱买食物充饥,而昏倒在路旁?坐在一旁贵,一言不发,脸上却露出了一副沉思之色。

这一顿酒,直喝大家全都摇摇晃晃才散了。第二天一早,冯承昌上了路。而在他怀里,揣着几块卢秋生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碎银。

自从冯承昌走后,卢秋生天天盼着冯承昌能够早日找到鲁员外,然后回到他家中,取走那只小木匣,过上好日子。可半个多月过去了,冯承昌还是不见踪影。

这天,卢秋生杀猪归来,正准备歇息一番,曹贵忽然来了,他连忙请曹贵坐下。曹贵喝了几口茶,然后开了口,邀请卢秋生与他合伙做一趟生意。

泾县一带,盛产蚕茧,而眼下正是蚕茧上市季节。曹贵所说生意是:他与卢秋生合伙,去乡下收购一批蚕茧,卖给丝绸作坊,大赚上一笔。

听完曹打算,卢秋生想都没想,便冲着曹贵道:“曹兄,你知道,我以替人杀猪为生,只能赚个日常用度,哪有收购蚕茧本钱?曹兄,我知道你一向以贩菜为生,做着小本生意,也没有多少积蓄,怎么忽然想到要做买卖蚕茧那样大生意?”

贵不以为然道:“卢弟,虽然咱们没有本钱,但眼下却有一个机会,可以让咱们拥有本钱,这个天赐良机,你可千万不要错过啊!”卢秋生一头雾水:“啥天赐良机?”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谁丢的银子
下一篇:书虫的传说

民间故事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