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寡妇的家规

来源:肥壤网 2016-05-16 围观:

民间故事:寡妇家规

唐州城里大户人家金家出大事了:金寡妇宝贝儿子金满堂背上长了个疮!

说起这金满堂,那就是个吃喝玩乐纨绔子弟,他每天夜不归宿,只在酒馆、赌馆、妓馆混日子,直到这天回去换衣服,老婆瞧见他背上长了个红疙瘩,便急忙跑过去向婆婆金寡妇报告。

金满堂是金家唯一男人,集继承家产、传宗接代重任于一身,金钱可以任意挥霍,身子却不能有什么闪失。金寡妇立刻唤来儿子,掀开衣后襟查看,果然看见一片红肿。金寡妇当机立断,喊来新管家,命他为金满堂安排治病事宜。

金家老管家因病告退,新管家是金寡妇娘家侄子,刚上任不久。新管家办事利索,当即就要带金满堂出去瞧大夫。金寡妇却摇摇头说:“不妥,我们金家没有去药房就医习惯。”

新管家是个机灵人,忙说:“那就请一个大夫过来为表弟瞧病。我这就亲自去百草堂请白先生,他是远近闻名外科一把刀,治疗表弟这点小毛病肯定是药到病除。”

不料金寡妇又摇摇头:“那更不妥。我们金家向来不去药房请大夫,而是大夫主动到我们金家来。”

新管家之前与金家并无多少来往,只知道金家祖上出了很多当官,全盛时有万亩良田,唐州城里一半店铺都属金家,金家因此号称金半城。他却并不知道富门大户行事,自与平民百姓不同,虽然买房置地、婚丧嫁娶等等常有用人之处,却从来不说一个“请”字,而是贴出告示,晓谕众人,何事所需何工,一天工价若干,往往是应者如云,任金家挑选。

如今金家虽然比不往昔富有,但瘦死骆驼比马大,依然是唐州城里首富,因此,该摆谱还是要摆。这新管家刚来,哪里知道这些?所以才在金寡妇面前连连碰壁。

金寡妇瞪了新管家一眼:“你就拿笔写告示吧,来我家瞧病大夫,一天一两银子。把病治好了,另有酬金相送。”新管家暗自摇头,不就是治病嘛,何必如此麻烦!不过,既然是人家规矩,那就只好照办,他连忙写了告示贴在大门口。

有一个街头小混混第一个看了告示,立刻撒腿向百草堂跑去。

此时,百草堂白先生正抱着一杆水烟袋呼噜呼噜在享受,却见小混混跑进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白爷,我给您送钱来了!”

白先生没拿正眼瞧他:“白爷有人孝敬,有钱你留着自个儿花吧。”

小混混就把金家告示说给白先生听:“一天一两银子呢,十天半月下来,那多少钱?白爷,了这个喜讯我第一个报给您,您就赏我个跑腿钱吧。”

白先生让身边徒弟丢了一枚小钱给小混混,继续闭着眼睛抽他水烟袋。

小混混说:“白爷您要抓紧时间呢,免让别大夫抢了先。”

白先生“呸”了一声:“我这身子,没有八抬大轿请不去!”

白先生这话也不夸张,他自己给百草堂立规矩是:穷苦百姓瞧病,可以分文不取;富门大户瞧病,那就要狮子大开口了。如果去富豪家中行医,则必须车马、轿子侍候。这规矩虽然苛刻,但白先生医术精湛,常常妙手回春,因此请他医病富豪依然不少。所以,金家就是一天出十两银子,白先生也不动心。

小混混见白先生清高,忙又跑回去找金家说和,让他们派人去请白先生。白先生药到病除,那可是唐州城里第一刀啊!这小混混只盼着促成白先生一笔生意,多几文赏钱。不料新管家挥挥手,把他赶了出去:“去去去,没见我正忙着挑大夫吗?什么白先生黑先生,我这里先生多用不完!”

正所谓竖下招兵旗,就有吃粮人。金家开出一天一两银子医价,告示贴出不过半个时辰,就有两个大夫主动上门。

新管家掀开金满堂后背,让大夫们瞧看了,然后让他们各自给出诊断,写出医案。诊断倒是一致,背脊上疙瘩,大夫称为痈,民间叫做瘩背,不是什么大不了毛病,只要对症下药,十天八天即可痊愈。至于医案药方,那就戏法人人会变,各人手段不同了。最简单偏方,是用川椒粉调和一两味药,点入瘩背洞中,一日一次,痛痒立时可消,七天即可痊愈。稍复杂药方,是用冰片和几味草药研末,摊成两张膏药,七天一换,两次即愈。

新管家当即就向金寡妇报告,留哪个大夫,用什么药方,请她定夺。金满堂只想早一天出去玩乐,抢先开口,要选那个川椒粉偏方。金寡妇依了儿子,又对新管家说:“把两个大夫都留下吧,不就是每天多开一两银子嘛。”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一女伺双夫
下一篇:朋友妻,可以爱

中国民间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