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赶考姻缘

来源:肥壤网 2016-08-21 围观:

民间故事:赶考姻缘

明朝洪武年间,南京有两个举子夏方直和谢玄才去京城赶考。两人一路跋山涉水,一个月后,进入山东地界。这一天,红日已坠到山头,人却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找不到投宿之处。两人正在左右为难时,忽然看到山林中露出一角红围墙,不由大喜,便上前去求宿。走到近前,看到寺院满目荒凉,杂草丛生,门口挂着一块斑斑驳驳匾额——宝华寺。两人进寺院来,有两个和尚和一个年轻人前来迎接。互通姓名,方知这两个和尚一个叫广智,一个叫广谋,年轻人叫张小二。这3人见前来投宿是两个进京赶考举子,背着沉重包袱,便互相使了眼色,热情地留下了前来投宿客人。

说起这两个和尚和张小二,都是些为非作歹之徒,经常干些打劫行人,杀人越货勾当。今日凑巧,有两个“肉头”自动送上门来,岂能饶过?

两个和尚当即备下丰盛宴席,张小二则殷勤地劝酒。谢玄才也许是因为一路疲乏,便贪杯痛饮起来。夏方直见寺中3个人频频地使眼色,便起了疑心,在饮酒时,把酒悄悄地倒在了袖子里。众人饮了一会儿,谢玄才便醉昏睡如泥,夏方直也伏在桌子上,佯装醉不省人事。两个和尚要立即杀掉这两个举子,诡计多端张小二却阻止说: “在大白天里不能杀人,若被外人撞见,岂不坏了大事?现在且把这两个醉汉抬到西厢房去,等到深夜再动手。”

两个和尚认为张小二言之有理,就与张小二一起动手,把两个举子抬到了西厢房。

夜幕降临后,夏方直听听四周没什么动静,就想唤醒谢玄才一起逃走。他连推带摇,怎么也唤不醒这个沉醉人,情急之下,只好自己逃跑了。

夏方直跑在山间小路上,从远处传来了猫头鹰凄厉哀鸣声、野狼饥饿长嗥声,吓他毛骨悚然。他在崎岖山路上逃了一阵,突然发现前头有灯光,跑近一看,是一家住户。他来不及多想,就敲门求救。前来开门是一个姑娘和一个老婆婆,夏方直跪到这对母女面前,泪流满面地诉说了自己遭遇,乞求救救他。老婆婆听了,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且把他藏在柴棚子里。

被藏起来夏方直心稍放宽了些,想躲过贼和尚,天色一明就逃出山去。不料他想错了,他刚逃离了虎口,又进了狼窝,原来,这个老婆婆就是张小二娘!张婆婆知道了眼前这个要求藏匿举子就是儿子张小二与和尚要杀人,她就不怕天黑路滑,颠着一双小脚,到宝华寺找和尚报信去了。

那位十八九岁姑娘名叫张青娘,是张婆婆在十几年前捡回一个父母双亡孤女,认她作了干女儿。多年来,张青娘非常厌恶母亲和哥哥张小二为人,但是,她只敢怒而不敢言。这天夜里,她知道母亲到宝华寺去报信,眼见这个举子就有杀身之祸,便同情起他来,决心救他逃走。

张青娘来到了柴房,把夏方直领到堂屋里,对他说: “我母亲已经到寺院报信去了,一会儿便会领着恶僧来杀你,你快逃跑吧!”

夏方直一听,先是吓两腿发抖,后又感动热泪直流,扑通跪到了张青娘跟前说: “姑娘搭救之恩,我没齿难忘,先请姑娘告诉我芳名,来日定要报答!”

张青娘搀起了夏方直,说出了自己姓名,也掉下了眼泪,忧伤地说: “我在张家这个谋财害命魔窟里天天提心吊胆,真是度日如年,若相公以后有了机会,定要想法接我脱离这个苦海。”

“苍天若给我机会,我一定来搭救你!”夏方直语出肺腑。

张青娘见夏方直如此情真意切,就从衣柜里取出了一对一模一样碧玉鸳鸯,拿一只交给了夏方直,又深情地说: “相公将这只碧玉鸳鸯带在身上,就会时刻惦念着我。”

夏方直看了看凝脂剔透碧玉鸳鸯,似乎明白了姑娘心迹,也深情地说: “只要姑娘不嫌弃小生,小生今生今世绝不会忘记姑娘!”

张青娘涨红了脸,又说:“等这对碧玉鸳鸯再成对之时,也就是咱俩成双之日。”她又催促夏方直说:“相公,你赶紧逃走吧,不然,恶僧来了,你就没命了!”

夏方直洒泪与姑娘告别,可是没走出去几步,又反身回来,对姑娘说: “我一走倒是干净了,如果恶僧猜出是你把我放走,岂不迁怒于你,招来杀身之祸?我还是不走了,免连累了姑娘!”

张青娘见夏方直真是个有情有义人,是个终生靠人,便直言相告: “我已将终身都托付相公了,还怕相公连累我吗?”

张青娘越是这样说,夏方直越是不走了。张青娘急中生智,便说:“相公,赶紧用绳子把我绑在房柱上,你再逃走就不会连累我了。”

夏方直一听言之有理,就把她绑在了房柱上,再次挥泪而别。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广水知县除盗
下一篇:驮娘岩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