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县令抬轿

来源:肥壤网 2016-08-23 围观:

民间故事:县令抬轿

一般新官上任,首先要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历史掌故。了解这些无外乎两个渠道:一是翻阅县志,二是下乡察看。下乡察看路上,当官只与轿头儿搭言。所以轿头儿不但要身强力壮有力气,而且还要有些学问,最起码能做到有问必答。回答问题时要掌握分寸:说过少,当官不明白;说过多,当官不悦——因而,这轿头儿不好当!

一般轿头儿不是选,多是世袭

陈州南关夏大,就是好几辈于此种营生。夏轿头兄弟四人都吃“官抬”饭。新官上任,总要先拜轿头儿和班头儿。轿子是当官腿,离了腿是寸步难行。尤其逢年过节,拜谒比自己品高上司,更离不开轿夫。好轿夫标准应该是腿勤嘴严,无论当官给上司送何种礼品,一律不准走风。所以,会当官官都很看重轿夫。

这一年,陈州新上任一位名唤姜文略知县,年轻且文武双全。据传,这姜知县金榜题名时名位很靠前,按常规,理应放个州官,只可惜朝中无人,只落了个七品。不知是心情不快还是不懂为官之道,上任已三天,他一不拜名门大户,二不拜顶头上司,轿头儿更不在话下。轿头儿夏大很生气,只是为着一家老小,忍了。新官上任不用轿,颇让人疑惑。是不是另请了高明,要摔夏家兄弟们饭碗?想想就有些怕,耐不住,夏大就去了衙门。 一听说轿头儿求见,姜知县很热情,让人打坐沏茶,然后抱歉地说:“夏轿头,本县上任三天只顾穷忙,未去登门拜访,望海涵!”

夏大听大老爷如此一说,气消一半,恭敬地施礼道:“老爷,小虽说不才,但对本地风俗民情也略知一二!如若大人要下乡察看,我等弟兄招之即来!” 年轻知县面呈窘色,好一时才说:“实不相瞒,我已两次下乡了!”

夏大一听,怔然如痴,许久才问道:”敢问大人下乡察看是乘哪家轿子?”

知县笑道:“轿头多心了!本县下乡察看,是以马代步!” 夏轿头睁大了不解眼睛,直言相告说:“大人,历任官员下乡察看,明为体察民情,实则是夸官扬威!大人上任初始,却舍轿而骑马,着实令小不解!”

姜知县这才为难地叹了一口气,说:“夏轿头心情我领了,只是我……我晕轿!”

这一下,夏大如炸雷击顶,心想完了,碰上这位晕轿县官算是倒了血霉!这一回,不但自己没饭吃,连弟兄们也都失了业!

姜知县像是看出了夏大心事,笑了笑,说:“夏轿头,你甭担心,轿我还是要坐,只是坐少一些而已!再说,就是不坐轿子,月饷还是照发不误!”

夏大半信半疑地走了。

不想到了月底,知县果真派人送来了月饷。

姜知县虽不坐轿子,但为官清正,不畏权势,颇受陈州人爱戴。夏家人不动轿就能领到月饷,也由满腹牢骚变为感恩不尽。为感激姜知县,他们就整天盼望大老爷能早日坐他们一回轿。

这一天,姜知县突然微服来到了夏家。夏家弟兄四人受宠若惊,忙命全家人跪拜迎接。姜知县急忙搀起夏大,动情地说:“夏轿头,你这是何必呢?”

夏大站起身施礼,道:“大人如此恩典,让我等始料不及,真盼大人能早日坐坐我们专为你制作新轿子!”

姜知县不解地问:“为何专为我制作新轿?”

夏大直言不讳地说:“那顶老轿抬过不少赃官,连轿子都污浊了!大人是清官,轿也要干净!”

“言重了!”姜知县叹气道,“清官难当哟!”知县说着迟疑片刻,又笑了笑说:“不谈这些了!我今日来是想麻烦诸位去接我家老爷子!”

夏家弟兄欣喜若狂,急忙抬出早已备好轿子,请知县上轿。知县望着崭新轿子,面呈苦涩地说:“我晕轿,能不坐就不坐!”说完,让人牵来坐骑,随轿出发了。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落榜秀才的故事
下一篇:打宝场

中国民间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