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张木匠戴枷

来源:肥壤网 2016-08-26 围观:

民间故事:张木匠戴枷

北宋康定年间,江南秀才李康进京赶考,途经徐州境内小张庄,因发高烧而昏倒在庄头上。

庄上有位姓张中年木匠,为人忠厚仗义,当即把李康背回家中,请来郎中为他把脉诊治。郎中说他旅途劳累,身子亏虚,又染患风寒才高烧昏厥,服药休养几日就没事了。半月后,李康病愈,提出同张木匠结拜兄弟。张木匠摇头说:“俺这辈子没同谁拜过兄弟,也不想同您结拜。人生在世,谁没个三灾六难?你帮我,我帮你,难关就过去了,这点小事,提不着。”

李秀才家穷,张木匠也不富裕,最值钱家当莫过于那头毛驴。分手时,张木匠把毛驴送给李秀才,说是到东京千里迢迢,靠两条腿恐怕吃不消,万一再累出病来,耽误了考期,太可惜了。李康接过毛驴,对张木匠千恩万谢,表示一定要报答他。

半年后,张木匠收到李康一封信,信上说他已做了吏部尚书,张家如有什么难处可到京城去找他。张木匠不是那种施恩望报人,虽说家境不好,但依靠手艺和几亩薄田,还能勉强填饱肚皮,不肯轻易求人。这封信,张木匠随手扔在一边,渐渐淡忘了。

不料三年后,徐州一带干旱无雨闹饥荒,张木匠母亲患病卧床不起,日子过十分艰难。这时,张妻想起那封信,劝说丈夫去找李尚书借钱。张木匠是个孝子,为给母亲治病.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东京,费了好大劲才见到李康,并将家中困窘一五一十讲了一遍,恳求借五十两银子回家为母治病,度过荒年。谁知李尚书一脸寒霜,冷冰冰地说:“要是张兄蒙受冤案,只需小弟一封书信就可昭雪,不费一个小钱。可是你现在家贫如洗,需要是银两不是书信,难办啊!本官清如水明如镜,拒收不义之财,哪有余钱借你?请你回家另想办法吧。”

张木匠性情直爽,起身说道:“你当了几年大官,有那么优厚俸禄,怎会没有余钱?就算没有余钱,凭你现在官职,还愁借不来钱?俺有一点办法也不会弯着两腿进京借钱。看,布鞋磨破三个窟窿,脚板上几个血泡!”

李康一拍桌子站起来,喝叫道:“你我仅有一面之识,又不是结拜兄弟,我凭什么转借银子白白扔给你这个穷鬼?不借是本分,借给你是情分,在本官面前发什么牢骚?这里是尚书府,不是你家,来人啦,送客!”

“李康,当初你是怎么说?算我瞎了眼,帮了你这个无情无义小人!”

“放肆!本官乃堂堂吏部尚书,你竟敢辱骂朝廷命官为小人,这还了?将这刁民拿下,送进大牢!”话音刚落,冲上来几位武士,不由分说将张木匠关进大牢。张木匠越想越窝火,自己何罪之有?借钱也犯国法?明天一定和他辩个清楚!谁知一连三天.无人前来提审,只有一个狱卒,按时送来饭菜。令人不解是,牢内床铺柔软干净,躺上去很舒服,伙食更好,顿顿鸡鱼肉蛋,夜间还送一碗人参汤。李康这小子如此“优待俘虏”,想搞什么名堂?

直到第四天,牢门才被打开。李康牵着一头瘦骨嶙峋老驴来到牢门口,对张木匠说:“辱骂权贵,本当重判;念你初犯,暂且饶你。当初我在你家吃很好,现在你在牢里吃也不错,再送你一头毛驴回家,这样昔日情分一笔勾销,谁也不欠谁。不然,走出尚书府,你会败坏我一路子,说我忘恩负义,有损我名声。”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上一篇:玉尺寻龙经
下一篇:古琴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