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

来源:肥壤网 2016-10-13 围观:

传统文化: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

随着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人和广泛传播,回族的清真寺,犹如美丽的瑰宝,遍布于祖国东西南北,受到人们的重视。

回族的先民由于分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定居以后,因地理环境和建筑材料有别,以及受中阿文化的影响,其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式样丰富多彩。从建筑艺术风格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阿拉伯式风格;二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式建筑风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不管什么风格的建筑,都直接影响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建筑艺术风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自唐、宋至元初六七百年间,我国回族修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保持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修复和重建的清真寺,大多也都采用了阿拉伯式建筑艺术风格。大殿顶脊多为半圆拱形,邦克楼为尖塔式。其内外装饰更富有阿拉伯特色。

以怀念穆罕默德圣人取名的广州怀圣寺(俗称光塔寺),由光塔和寺院两大部分组成,其造型特别优美,尤其是该寺光塔高达36米,塔表为圆形灰饰,远望如光洁的银笔,别致壮观,直上苍穹。

在西北地区,这种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也有不少。如银川南关清真寺、兰州西关清真寺和新疆的一些清真寺等。这些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其共同特点为:都有高耸的尖塔,半圆形拱门,有绿色圆形拱顶,顶上有一颗象征伊斯兰教特征的新月直冲蓝天,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抱。寺内墙壁、窗棂、屋檐相连。

传统文化: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

大殿内的“敏白尔”(讲台)、“米拉哈布”(凹壁)都富有精美的工艺造型。新疆地区的清真寺在石膏雕花艺术、天花板的装饰及木柱头、木柱脚的雕饰和边饰壁画上,都表现出了阿拉伯建筑艺术风格。

在回族地区,我们看到还有许多中国传统古典式的清真寺建筑。这类清真寺从结构上看,多采用木结构体系和砖木结构体系。从布局上看一般为“三堂一院”:即礼拜堂为正殿,南北厢房为经堂和澡堂。建筑艺术的特点是雕梁画栋,飞檐四出,角亭对立,气魄雄伟。但这类清真寺的碑柱、门窗以及室内装饰上又呈现出了阿拉伯建筑风格。如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其外部造型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壮丽。整座寺院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分五进院落,外院是一座雄伟的牌楼,主体建筑分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也称“五凤朝阳殿”,布局合理,宽敞明净,优雅美观。天花板藻井与米拉哈布左右的木雕阿拉伯文、花卉和抽象的几何图形,均系明代精品。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传统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