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来源:肥壤网 2016-10-19 围观:

传统文化: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普米族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汉朝初年,普米族先民分布在牦牛王属地,被统称为“笮”、“牦牛夷”。晋代,普米族被称作“西番”。

唐代,普米族地区属南诏势力范围,普米族先民又被南诏统治者统称为“东蛮”。随着历史的沿革,许多称谓逐渐被淘汰,而“西番”的称谓却延袭了下来,并屡见于汉文典籍。

但“西番”一词在历史上,曾泛指滇、川、青、康一带藏缅语族的各少数民族,普米只是西番众多支系中人数最多的一支。

汉族和白族称普米族为“西番”,彝族称之为“窝朱”,藏族和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称之为“巴”,丽江纳西族称之为“博”。

普米族自称“培米”。“培”意为白,“米”意为人,有白人的含义。“普米”是普米族人比较统一的自称,这一称谓在不同地区的普米族中又有语音上的差异。

1960年,国务院根据普米族的意愿,正式确认滇西北的“普米”为单一民族,并定名为“普米族”。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

传统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