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民间故事

本栏目讲述给类古今中外给类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大全。故事丰富,内容精彩!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包子的传说(包子的起源地是哪里)

来源:肥壤网 2023-08-09 围观:

包子的传说


明朝时候,天津还是个港口码头,有句话叫“九河下梢天津卫”,说的就是当时的天津。因为是码头,每天来往商船很多,所以当时天津的餐饮业很发达,大街小巷、码头岸边,到处都是卖小吃的铺子。

天津城外西北角,有一家梅记包子铺。掌柜的姓梅,四十多岁,没有儿子,只有一个闺女,名叫兰儿。兰儿年方二八,生得细皮嫩肉,模样可人儿。店铺里就他们父女两个人,每天梅掌柜在后厨蒸包子,兰儿就站在门口卖包子,他家的买卖非常红火。

离梅记包子铺不远,有个赵记包子铺,掌柜的叫赵四。按理说,赵记包子铺的地点好,买卖也应该好,但不知怎么,他家的包子就是卖不过梅家。不少人从赵记包子铺门口经过,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去梅家包子铺买包子,还打趣说,吃梅家的包子,不但能饱口福,还能饱眼福,两全其美。这可把赵四气坏了,心说梅家丫头长得好怎么了?长得好能当包子吃啊?

其实赵四弄错了,那些客人不是说兰儿姑娘长得好,而是说梅家的包子卖相好。他家的包子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儿,蒸出来就跟一朵花儿似的。炒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包子也讲究样子。这么好看的包子,谁看了不想吃?

但赵四就认准梅家买卖好是因为有兰儿在门口卖包子,他也想找个丫头卖包子,但他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浪荡公子,整天游手好闲,跟一些地痞流氓、官宦子弟混在一起,吃喝嫖赌什么都干。赵四恨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又恨梅家的女儿漂亮,整天唉声叹气,抱个酒瓶子念叨着家门不幸。

这天早上,赵四正在铺子里叹气,儿子赵大头从外面回来了。一见赵四闷头不语,赵大头斜着一双三角眼说:“你不就看梅家的兰儿好看吗?我给你娶过来不就得了。”赵四一瞪眼,骂道:“瞧你那德性!你要是能把兰儿娶进门,我给你当儿子!”赵大头点点头,说:“一言为定!”赵四气坏了,抡起酒瓶子就把赵大头砸出了门。

赵四不知道,其实赵大头早就对兰儿垂涎三尺了。赵大头知道兰儿看不上自己,找媒人正式去说媒肯定不行,只能想别的办法把兰儿弄到手。

赵大头找到道台的儿子吴有道,吴有道仗着是道台的公子,在天津地界上把坏事都做绝了。城里城外的买卖铺户,他都脚面水儿——平趟,哪家都把他当爷看,唯独梅家包子铺不把他当回事儿,想吃包子照样得交钱。吴有道哪受得了这个气,所以,赵大头一找到他,他立刻答应给赵大头出主意。说完鬼主意,吴有道说:“这事儿成了之后,兰儿就是你的了,不然,嘿嘿……”

赵大头连连点头:“哥,这事儿要是办成了,我给你五百两银子做谢礼。”

吴有道一摆手:“银子我不要,你也知道我要什么……”

赵大头先是一愣,随后大笑起来:“没问题,我老婆就是你老婆,你想怎么都行……”

这天清早,梅记包子铺刚开门,一个瞎婆婆就拄着拐杖进来了。兰儿热情地迎上去,送给瞎婆婆十个包子,说是开门大吉。瞎婆婆千恩万谢之后,拄着拐杖走了。

中午的时候,几个捕快突然闯进包子铺,捕头把手中的铁链子一抖:“都别吃了,这儿的包子吃死人啦!”说着,几个衙役上来就把梅掌柜和兰儿锁起来押往衙门。客人们看见这场面,全都扔下筷子,呼啦啦跟在后面走到衙门,想看个究竟。

到了衙门一看,原来是瞎婆婆的儿子死了。瞎婆婆正趴在儿子的尸体上哭得死去活来:“儿啊,你死得好惨啊!”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