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滚动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部队无辜“躺枪” 靠什么击碎网络谣言?

肥壤网 2017-12-12 围观:

理智发声——

有担当有态度,莫让沉默变“默认”

面对突如其来的涉军谣言,是充耳不闻,抱着“清者自清”的心态不予理会,还是正面迎击,果断捍卫军队荣誉?

11月24日18时51分,“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权威发布《“老虎团”政委冯俊峰就涉及部队传闻答记者问》,澄清幼儿园用地不是部队的,部队官兵及亲属没有任何人员参与该幼儿园经营等工作,没有发现官兵涉及传言中的所谓猥亵等行为。

这一天,这条微信在网上刷屏。有网友感慨:“敢于实名回应网友关切,这是一支军队的自信。这一次,部队反应很快!”

国外社会学家曾总结过一个公式:谣言的杀伤力=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不透明程度。近年来,我军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澄清网络谣言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多次发声澄清混淆视听的谣言,我军多个军种也已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第79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卫利刚说,“面对涉军负面舆情,基层部队官兵也应该认真分析、理性思考,不仅要避免人云亦云,还要掌握基本的回应技巧。”

能不能及时果断发声,体现的是担当和气魄;会不会清晰准确发声,体现的则是能力和智慧。2015年夏天,针对网上恶意造谣抹黑革命英烈的歪风邪气,部队有关部门联合国家网信办开展了“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打响了一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捍卫革命英雄精神的网络战役。

针对《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等涉军网络谣言,军报新媒体和网友用“军人生理学”的概念坚决予以回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廖敬文感动地说:“子弟兵就是信仰坚定、能力突出、本领非凡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是我们的钢铁长城!”

依法维权——

该出手就出手,莫让造谣无代价

11月25日,北京警方接连通过网络发布通报:编造“老虎团”人员集体猥亵幼儿虚假信息的刘某已被抓获,并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可以入罪。《解释》还特别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随后,网信办等有关部门也接连出台了一些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秩序的规章。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近年来,部队加大了利用法律手段打击造谣传谣、维护自身形象方面的力度。许多部队与驻地公安机关和网络管理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军队荣誉。

2015年5月,军委有关部门联合地方公安机关,对邓某等10人在微博、微信、论坛编造散布“部队惊天黑幕”等涉军谣言进行了依法处置,造谣者受到法律制裁。

基于新媒体环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第78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赵广宇谈道:“以往一些部队在应对谣言时,往往慢半拍,错过了辟谣的‘黄金时间’。兵贵神速,打赢网络舆论保卫战同样如此。要及时运用法律这把利剑,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