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哲理故事

本栏目包括哲理故事,寓言故事等。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尹明善:一个固执的老人(尹明善人生最坏的结果)

来源:肥壤网 2023-09-14 围观:

几经周折,尹明善花了两年时间控股(95%)了原重庆专用汽车公司,该公司的“公告”可做客车、卡车、微车。可智囊团又意见不一了,有的说先大投资造卡车,有的说客车,最后多数人意见先造微车。

一天,重庆市管理汽车的一位领导与尹明善通话:“你不是问过我先上轿车好还是先上微车好吗?我想过了,在重庆先上轿车好。因为长安已是中国微车老大,同城竞争你难避其锋芒。兄弟相残,政府难以支持弱小的挑战者。”对尹明善来说,这可是心窝子的话呀。

尹明善告诉记者:“品牌定位后向上冲难,向下打易。先造轿车,高筑坝,高蓄水,起步虽难,往后则可挟轿车之高位,下冲微车、卡车、客车。于是力帆决定先从轿车入手。”

力帆汽车项目组的人曾去过美国、英国、韩国,甚至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到处打探合资合作的可能。

四处考察了一圈的尹明善忽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源于力帆摩托车国外合资的实践:“遵守合同,共同赚钱;技术机密,严格保守。”

这个实践让尹明善清醒地认识到,“大众、通用、丰田等来中国合资合作,只会用产品换利润,不会用技术换市场,不能用慈善家标准来要求投资人。要想事业长久,只能自主创新。

2004年9月21日,对外宣称,在该年年底以前要推出重庆市首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此语一出,饱受质疑,固执的尹明善没有退缩。

自主创新是摆在尹明善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

“当年力帆要20多万元开发摩托车发动机,不也是有人批评力帆头脑发热吗?要开发发动机,至少需要2000万元,可事实证明,力帆只用20万元就发展起来了,并做到了今天40多亿元的资产。力帆是生产摩托车的,转产汽车并非很难,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摩托车配件的生产与汽车配件的生产在工艺上差不多。”尹明善自己并不觉得力帆造车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

按照尹明善的设想,到2010年,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将年产微型汽车、客车各10万辆,骏马工贸集团年产卡车、工程车30万辆。换一个角度看,力帆汽车将在4年后达到年产50万辆以上的规模,并推动集团年产值在目前基础上翻两番,最终达到200亿元。在外界看来,尹明善是继李书福之后名副其实的第二个汽车狂人。

去年夏天,尹明善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泰国。同行的海尔副总裁说:“老尹,力帆造车晚了。”老尹答:“非也。我记忆中海尔造家电也不算早,至少你们出道时远远晚于金星、飞跃、雪花,甚至晚于重庆的红岩、金鹊、五洲。”

而在尹明善心里,现在正是民企造车的大好时机。

&nb

sp;知天命的辉煌

熟悉尹明善的人都说他沉默寡言,一生如是,老来也没什么改变。整天都好像在思考问题,像那种独居动物,不太合群。惟一的乐趣就是一个人散散步。看上去与印度的苦行僧无甚差别。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