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对症发药 > 对症发药的成语解释

对症发药

读音(发音): duì zhèng fā yào

详细解释(意思):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出处(典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示例: 求其箴时弊以立言,如古人所谓~者,已不可见。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对症发药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对"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症"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发"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药"的成语

对症发药相关推荐

成语"对症发药"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对症发药"逐字解释参考

duì①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曰:‘夫战,勇气也。’”②并着;向着。《梦游天姥吟留别》:“~此欲倒东南倾。”《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敌对;对立。《三国志·诸葛亮传》:“而所与~敌,或值人杰。”④配偶。《后汉书·梁鸿传》:“择~不嫁。”⑤对偶的词句。如“对联”、“对句”。【对薄】受审问。薄,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薄。【对策】⒈古代科举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用政治、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明清时在殿试时进行。⒉对付的策略或办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ēng见〖症结〗。另见zhèng。【症候】<轻>(1)疾病。(2)症状。【症结】指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症状】有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如咳嗽、盗汗、下午发烧等是人的肺结核病的症状。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ā①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②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③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人众,多载资粮。”④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民凿十二渠。”⑤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于畎亩之中。”⑥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几。”⑦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命,遽兴姜戎。”⑧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书至赵王。”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其志士之悲哉。”⑩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⑾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荆轲刺秦王》:“~图,图穷匕首见。”⑿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⒀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于声。”⒁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穴,靡记不施。”⒂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房出了差来到严家。”⒃开放。《醉翁亭记》:“野芳~而幽香。”⒄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一灯可燎阿房。”⒅⒈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⒉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当有应者。”【注】本词条古代写作“發”。fà①头发。《荆轲刺秦王》:“~尽上指冠。”②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爽。”【注】本词条古代写作“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ào(1)药物。(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焊~。(3)<书>用药治疗:不可救~。(4)用药毒死:~老鼠|~虫子。【药材】指中药的原料或饮片。【药草】可以用做药物的草本植物。【药叉】见〖夜叉〗。【药茶】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材及茶叶(或不用茶叶)轧成粗末或加入粘合剂制成块状,应用时以沸水泡汁当茶喝,亦可煎服。【药典】国家法定的记载药物的名称、性质、形状、成分、用量以及配制、贮藏方法等的书籍。【药锭】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当粘合剂制成的固体药品,如紫金锭。【药方】(~儿)(1)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2)写着药方的纸。【药房】(1)出售西药商店,有的能调剂配方,有的兼售中药的成药。(2)医院或诊疗所里供应药物的部门。【药粉】粉末状的药。【药膏】膏状的外敷药。【药罐子】(1)熬中药用的罐子。(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含嘲笑意)。【药衡】英美重量制度,用于药物(区别于‘常衡、金衡’)。【药剂】根据药典或处方配成的制剂。【药剂拌种】防治作物病害的一种方法,用杀菌药剂搅拌种子。例如用赛力散拌小麦种子,可以防治黑穗病。【药酒】用药材浸制的酒。如治疗风湿病、筋骨痛的虎骨酒等。【药理】药物在有机体内所起的变化、对有机体的影响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药力】药物的效力。【药棉】医疗上用的消过毒的脱脂棉。【药面】(~儿)药粉。【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药农】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药片】(~儿)片状的制剂。【药品】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药铺】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有的兼售西药。【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罔效◇~之言(劝人改过的话)。【药水】(~儿)液态的药。【药筒】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俗称弹壳。【药丸】(~儿)制成丸状的药物。也叫药丸子。【药味】(1)中药方中的药(总称)。(2)(~儿)药的气味或味道。【药物】能防治疾病、病虫害等的物质。【药物性皮炎】亦称“药疹”。主要为口服或注射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病。皮疹常为全身性,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药械】农业、林业等施药用的器械,如喷雾器、喷粉器等。【药性】药的性质。【药性气】药的气味。【药胰子】<方>药皂。【药引子】中药药剂中另加的一些药物,能加强药剂的效力。【药皂】用脂肪酸盐和石炭酸、来苏等化学药品制成的肥皂,略有消毒作用。【药疹】由药物引起的皮疹。长期大量地使用某种药物,或患者对某种药品过敏,都会引起药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