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付之一炬 > 付之一炬的成语解释

付之一炬

读音(发音): fù zhī yī jù

详细解释(意思):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出处(典故):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示例: 除夕,京师富家竞购千竿爆竹,~。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付之一炬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付"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之"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一"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炬"的成语

付之一炬相关推荐

成语"付之一炬"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付之一炬"逐字解释参考

fù①交付;交给。《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有司论其刑赏。”《赤壁之战》:“操当以肃还~乡党。”②置;放置。《指南录后序》:“死固~之度外矣。”③托付;寄托。《后汉书·袁绍传》:“孤以首领相~矣。”④通“附”,亲附;附属。《管子·正》:“致道,其民~而不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狼》:“~屠晚归。”②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一何】多么。【一力】⒈协力。⒉竭力。【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ù①火炬;火把。《淮南子·说山》:“亡者不敢夜揭~。”②火;火焰。《序》:“吾党菁华,付之一~。”③放火;纵火烧。《阿房宫赋》:“楚人一~,可怜焦土。”④烛。李商隐《无题》:“蜡~成灰泪始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