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虎不食儿 > 虎不食儿的成语解释

虎不食儿

读音(发音): hǔ bù shí ér

详细解释(意思):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出处(典故): 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示例:

虎不食儿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虎"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不"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食"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儿"的成语

虎不食儿相关推荐

成语"虎不食儿"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虎不食儿"逐字解释参考

hǔ①老虎。《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并皆暴犯百姓。”②比喻凶狠残暴。《屈原列传》:“秦,~狼之国,不可信。”《赤壁之战》:“曹公,豺~也,挟天子以征四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ú①不,表一般否定。②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决,何也?”③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①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②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焉。”【不齿】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足以称宗庙。”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í①吃。《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②吃的东西;食物。《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而不知检。”③粮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④通“蚀”,亏缺。《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则维其常。”【又】特指日食或月食。《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焉。”sì①使……食;拿东西给人吃。《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之。”②饲养;喂食。《捕蛇者说》:“谨~之,时而献焉。”【食客】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食邑】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ér①儿童;小孩子。《两小儿辩日》:“也子东游,见两小~辩斗。”《促织》:“民日贴妇卖~,便无休止。”②青年男子。《促织》:“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③儿子。《木兰诗》:“阿爷无大~,木兰无长兄。”《左忠毅公逸事》:“吾诸~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④儿子或女儿对父母的自称。《孔雀东南飞》:“~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又;“兰之惭阿母:‘~实无罪过’”⑤词缀。《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小腔儿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