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救饥拯溺 > 救饥拯溺的成语解释

救饥拯溺

读音(发音): jiù jī zhěng nì

详细解释(意思):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出处(典故):

示例:

救饥拯溺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救"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饥"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拯"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溺"的成语

救饥拯溺相关推荐

成语"救饥拯溺"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救饥拯溺"逐字解释参考

jiù①制止;阻止。《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与?’”②救援;救助。《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赵。”③治疗;医治。《吕氏春秋·劝学》:“是~病而饮之以堇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①饿;饥饿。《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不寒。”②饥荒;谷物歉收;年成不好。《论积贮疏》:“世之有~穰,天之行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ěng从水里救出淹溺的人。《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之。”【又】泛指拯救;救援。《论衡·感虚》:“田出谷以~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ì①淹没;落水。《察今》:“~死者千有余人。”②沉湎而无节制;沉迷不悟。《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niào古“尿”字。《狱中杂记》:“矢~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溺音】古人所谓淫乱的音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