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拍案而起 > 拍案而起的成语解释

拍案而起

读音(发音): pāi àn ér qǐ

详细解释(意思):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

出处(典故):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示例:

拍案而起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拍"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案"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而"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起"的成语

拍案而起相关推荐

成语"拍案而起"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拍案而起"逐字解释参考

pāi(1)用手掌打:~球|~手|~掉身上的土。(2)浪涛冲击:金沙水~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儿)拍子①:蝇~儿。(4)拍子②:合~|二分之一~。(5)拍摄:~电影|~照片。(6)发(电报等):~电报。(7)<口>拍马屁:吹吹~~。【拍案】拍桌子(表示强烈的愤怒、惊异、赞赏等感情):~而起|~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拍巴掌】拍手。【拍板】1(1)打拍板:你唱,我来~。(2)旧时商行拍卖货物,为表示成交而拍打木板。现在也比喻主事人做出决定。【拍板】2见〖鼓板〗。【拍打】<轻>轻轻地打:~身上的雪。【拍发】发出(电报)。【拍马屁】<口>指谄媚奉承。也说拍马。【拍卖】(1)旧时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由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高价时,就拍板作响,表示成交。(2)旧时称减价抛售;甩卖:大~。【拍摄】用摄影机把人、物的形象照在底片上:~电影|~相片。【拍手】两手相拍,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等;鼓掌:~称快(拍着手表示愉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拍掌】拍手。【拍照】照相。【拍纸簿】纸的一边用胶粘住、便于一页一页撕下来的本子。[拍,英pad]【拍子】(1)拍打东西的用具:网球~。(2)音乐中,计算乐音历时长短的单位:打~(按照乐曲的节奏挥手或敲打)。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àn①盛食物短腿不把盘.《长亭送别》:“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齐眉。”②几案,矮长桌.《赤壁之战》:“因拔刀斫前奏~。”《熟读精思》:“凡读书,需整顿几~。”③文书;案卷.《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④通“按”.用手压或摁.《订鬼》:“则梦见夫人据~其身哭矣。”⑤通“按”.察看;考察.《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⑥按照,依照.《荀子·不苟》:“国乱而治之者,非~乱而治之之谓也。”⑦于是;就.《荀子·臣道》:“是~曰是,非~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ér①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②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③通“如”。好像《察今》:“军惊~坏都舍。”④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⑤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论语·微子》:“已~!已~!今之从政者殆~!”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ǐ①起立;站起。《鸿门宴》:“坐须臾,沛公~如厕。”②起身;起床。《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则~盥栉。”③徒起;隆起。《促织》:“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④起事;发动。《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而亡秦族矣。”⑤发生;兴起。《谭嗣同》:“若变~,足下以一军敌探彼二军。”⑥动身;出发。《公输》:“子墨子闻之,~于鲁。”⑦开始;起头。《祭妹文》:“不记语从何~。”⑧起用;任用。《过零丁洋》:“辛苦遭逢~一经。”⑨出身。《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曹参皆~刀笔吏。”【起复】起用衩革职或因故离职的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