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斤播两
读音(发音): diān jīn bō liǎng
详细解释(意思):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出处(典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示例: 给他看也是枉然,非但不能照办,还要~,说些不相干的话。(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回)
掂斤播两成语接龙
- 两雄不并立
- 良工巧匠
- 良宵好景
- 良工心苦
- 良宵美景
- 良弓无改
- 良药苦口
- 良贾深藏
- 良莠不分
- 良金美玉
- 良莠不齐
- 良禽择木
- 良莠不一
- 良师益友
- 良辰吉日
- 良莠淆杂
- 良师诤友
- 良辰美景
- 良知良能
- 良辰媚景
- 良时吉日
- 梁孟相敬
- 良工苦心
- 良时美景
- 梁上君子
- 粮多草广
- 两耳塞豆
- 粮尽援绝
- 两瞽相扶
- 踉踉跄跄
第一个字为"掂"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斤"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播"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两"的成语
- 掂斤播两
- 搬斤播两
- 半斤八两
- 汉贼不两立
- 一渊不两蛟
- 并世无两
- 秤斤注两
- 魑魅罔两
- 弹斤估两
- 掂斤估两
- 掂斤抹两
- 颠斤播两
- 分斤掰两
- 分斤拨两
- 分金掰两
- 分三别两
- 分星拨两
- 分星擘两
- 分星劈两
- 拈斤播两
- 三三两两
掂斤播两相关推荐
成语"掂斤播两"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掂斤播两"逐字解释参考
diān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你~一~这块铁有多重。【掂对】<轻><方>(1)斟酌:大家~~,看怎么办好。(2)掉换;对调。【掂掇】<轻>(1)斟酌:你~着办吧。(2)估计:我~着这么办能行。【掂量】<轻><方>(1)掂:你~下有多重。(2)斟酌:事情就是这些,各组回去~着办得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īn①斧子;斧头。《寡人之于国也》:“斧~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②重量单位,旧时以十六两为一斤。《东方朔》:“复赐酒一石,肉百~,归遗细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ō①播种,下种。《汉书·艺文志》:“~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②分布。《尚书·禹贡》:“又北,~为九河,同为逆河。”③传播,传扬。《后汉书·承宫传》:“朝臣惮其节,名~匈奴。”④表现。《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于外。”⑤迁徙;流亡。《宦者传》:“一身既毙,而妻子远~。”⑥背弃;舍弃。《楚辞·九叹·思古》:“~规榘以背度兮。”⑦放纵;放。《国语·周语下》:“~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bǒ通“簸”,摇;扬。《庄子·人间世》:“鼓荚~精,足以食十人。”【播荡】流亡,流离失所。【播骨】骨骼散置。【播越】流亡。《后汉书·袁绍传》:“今朝廷~,宗庙残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ǎng①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鬓苍苍十指黑。”②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③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立。”④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银子放在桌上。”⑤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liàng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端】⒈事物的两头;两方面。⒉模棱两可;观望不定。【两舌】言语反覆;搬弄是非。【两曜】日和月。【两造】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