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报雠雪恨 > 报雠雪恨的成语解释

报雠雪恨

读音(发音): bào chóu xuě hèn

详细解释(意思):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出处(典故): 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示例:

报雠雪恨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报"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雠"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雪"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恨"的成语

报雠雪恨相关推荐

成语"报雠雪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报雠雪恨"逐字解释参考

bào①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君为流涕。”②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养刘之日短也。”③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④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河伯。”⑤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óu①应答。《诗经·大雅·抑》:“无言不~。”②售,卖出去。《史记·高祖本纪》:“酒~数倍。”③仇敌,仇人。《秦始皇本纪》:“属疏远,相攻击如~。”④校对,校勘。《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诣东观~校传记。”【雠校】校对文字。【雠隙】仇恨。《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雠衅】1.仇恨与裂痕。《后汉书·南匈奴传论》:“~既深,互伺便隙。”2.敌人的破绽。潘岳《杨荆州诔》:“将乘~,席卷南极。”【雠夷】形容直视不言。《淮南子·道应训》:“啮缺继以~,被衣行歌而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uě①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深二尺五寸。”②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藕丝。”【又】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何由成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èn①不满意;遗憾。《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久之。”《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也。”②怨恨;仇恨。《柳毅传》:“然而~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秋声赋》:“念谁为这戕贼,亦何~乎秋声。”【辨】憾,恨,怨。“憾”和“恨”是同义词,都表示遗憾。先秦一般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怨”和“恨”不是同义词。在古书中“怨”表示仇视、怀恨,“恨”不表示仇视、仇恨。只有“怨恨”二字连用时才有仇恨意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