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奔走呼号 > 奔走呼号的成语解释

奔走呼号

读音(发音): bēn zǒu hū háo

详细解释(意思):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出处(典故):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南镇祷雨文》卷二十五:“守土官帅其吏民奔走呼号,维是祈祷告请,亦无不至矣,而犹雨泽未应,旱烈益张。”

示例: 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力图挽救。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奔走呼号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奔"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走"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呼"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号"的成语

奔走呼号相关推荐

成语"奔走呼号"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奔走呼号"逐字解释参考

bēn①跑;急跑。《促织》“虫景怒,直~,遂相腾击。”②逃亡;出走。《殽之战》:“杞子~齐,逢孙、杨孙~宋。”《教战守策》:“四方之民兽~鸟窜。”③急速;迅疾。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到海不复回。”④古时指女子不经媒人撮合而私自投奔所爱的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相如。”⑤指飞奔的马。《三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与朱元思书》:“急湍若箭,猛浪若~。”bèn①投奔。《汉书·卫青传》:“遂将其馀骑可八百~降单于。”【又】接近;将近。《红楼梦》:“也~皿十岁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ǒu①跑。《木兰诗》:“两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触株,折颈而死。”【又】赶快去。《送东阳马生序》:“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②逃跑。《石壕吏》:“老翁逾墙~,老妇出门看。”《寡人之于国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又】〈动使动〉使……逃跑。《赤壁之战》:“可烧而~也。”③奔向;趋向。《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燕。”《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辨】行,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现代称“跑”,古代称“走”。【走笔】用笔迅速地书写。【走舸】快船。【走狗】⒈猎狗。⒉驱狗出猎。⒊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走丸】如丸之速转,比喻便易迅速。【走卒】⒈供人使唤的差役、隶卒。⒉泛指供人驱使、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ū①吐气。《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嘘毒疠。”②呼叫;呼喊。《劝学》:“顺风而~,声非加疾也。”【又】召唤;呼唤。《鸿门宴》:“欲~张良与俱去。”《屈原列传》:“疾痛惨怛,未尝不~父母也。”③称呼。《大铁椎传》:“人以其雄健,~宋将军云。”④用于感叹,经常“呜呼”连用。《伶官传序》:“呜~!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⑤《口技》:“火爆声,~~风声,百千齐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áo①大声喊叫;呼喊。《童区寄传》:“因大~,一座皆惊。”《后序》:“天高地迥,~呼靡及。”【又】呼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②哭。《项脊轩志》:“令人长~不能自禁。”hào①号令;命令。《屈原列传》:“入则与王图论国事,以出~令。”②号称;称作。《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百万。”《谭嗣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为‘军机四卿’。”【又】称号。《陈涉世家》:“陈涉乃自立王,~为张楚。”【又】别号。《醉翁亭记》:“故自~曰醉翁也。”③乐器名。如号筒,吹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