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黜幽陟明 > 黜幽陟明的成语解释

黜幽陟明

读音(发音): chù yōu zhì míng

详细解释(意思):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出处(典故):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示例: 有光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之典。 ★明·归有光《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黜幽陟明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黜"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幽"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陟"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明"的成语

黜幽陟明相关推荐

成语"黜幽陟明"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黜幽陟明"逐字解释参考

chù①贬退,废免。《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臧使者。”②消除,去掉,排斥。《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恶。”【又】不认作儿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必加~逐。”③减少。《左传·襄公十年》:“初,子驷与尉止有争,将御诸侯之师而~其车。”【黜辱】贬黜受辱。《后汉书·班昭传》:“战战兢兢,常惧~,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汉书·诸侯王表》:“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邑以封子弟,不行~,而藩国自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ōu①深沉。《屈原列传》:“故忧愁~思而作《离骚》。”②昏暗。《涉江》:“下~晦以多雨。”③隐晦。《琵琶行》:“别有~愁暗恨生。”④僻静。《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独处乎山中。”⑤清幽。《黄冈竹楼记》:“~阒辽夐,不可具状。”⑥幽深。《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⑦监禁。《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幽篁】幽深的竹林。【幽梦】模糊不清的梦境。【幽情】深远而高雅的感情。【幽州】三代十二州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ì①登;上。一般指登山或登高。《诗经·周南·卷耳》:“~彼高冈,我马玄黄。”②提升;提拔。《出师表》:“~罚臧否,不宜异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明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②照亮。《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③明白;清楚。《答司马谏议书》:“名实已~,而天下之理得矣。”【又】明白地;公开地。《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谓左右。”④证明;说明。《五人墓碑记》:“亦以~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⑤明确。《史记·李斯列传》:“~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⑥英明;高明;明智。《谏太宗十思疏》:“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哲乎。”⑦智慧。《劝学》:“积善成德,而神~自得,圣心备焉。”⑧视力。《齐桓晋文之事》:“~足以察秋毫之末。”【又】视力好。《管子·制分》:“聪耳~目”⑨次;下一个(专指年、月、日)。《为学》:“~年,贫僧自南海还。”⑩明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