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垂帘听政 > 垂帘听政的成语解释

垂帘听政

读音(发音):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详细解释(意思):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出处(典故): 《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示例:

垂帘听政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垂"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帘"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听"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政"的成语

垂帘听政相关推荐

成语"垂帘听政"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垂帘听政"逐字解释参考

chuí①边疆,边境。又写作“陲”。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②垂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帘。”《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香囊。”③垂落,落下。《荆轲刺秦王》:“士皆~泪涕泣。”《行路难》:“闲来~犯钓碧溪上。”④流传。《荀子·王霸》:“名~乎后世。”成语有“永垂不朽。”⑤临近。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以大杖击二十,~死。”⑥敬词。表示对方高于自己。白居易《答崔侍郎书》:“~问以鄙况。”《中山狼传》:“请诉之,愿丈人~听。”【垂成】1.接近完成。陈寿《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实欲使卒~之功,编于前史之末。”2.指庄稼将近成熟。苏轼《祈睛吴山祝文》:“岁既大熟,惟神之赐;害于~,匪神之意。”【垂垂】1.渐渐。2.表下落。3.低垂。4.延伸。【垂拱】1.垂衣拱手,言不亲理事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而治。”后多用以颂扬帝王无为而治。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鸣琴~,不言而化。”2.犹“袖手”。形容置身事外。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大王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而观其孰胜。”3.两手重合而下垂,表恭敬。《礼记·玉藻》:“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视下而听上。”【垂暮】傍晚,比喻晚年。【垂荣】焕发光彩。【垂世】留传后世。【垂示】1.留给后人示范。范晔《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无以述遵先世,~后世也。”2.谦词。表示对方居高以示下。骆宾王《和启》:“学士袁庆隆奉宣教旨,~《闺情诗》并序。”【垂髫】古时候儿童头发下垂,故用以代指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并怡然自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án①古代酒家、茶馆用作标志的旗子。李中《江边吟》:“闪闪酒~招醉客。”②用布、竹等做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③箱子;匣子。《孔雀东南飞》:“箱~六七十,绿碧青丝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īng①耳听。《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风吹雨,铁马冰马河入梦来。”②听从;接受。《陈情表》:“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③听信。《屈原列传》:“怀王竟~郑袖,复释去张仪。”④听凭;听任。《王冕读书》:“儿痴如此,曷不~其所为。”⑤听力;听闻。《出师表》:“诚宜开张圣~,以光先帝遗德。”⑥治理;处理。《论语·颜渊》:“~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⑦通“厅”,厅堂。《世说新语·政事》:“大司马府~前有一老槐。”【听事】处理政事。厅堂;官府办公的地方。【听讼】审理诉讼;判案。【听政】处理政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èng①政治;政事。《岳阳楼记》:“~通人和,百废俱兴。”②政令;法令。《齐桓晋文之事》:“今王发~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③策略;谋略。《谋攻》:“其次伐兵,下~攻城。”【政教】政令教化。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