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戴高帽子 > 戴高帽子的成语解释

戴高帽子

读音(发音): dài gāo mào zǐ

详细解释(意思):吹捧、恭维别人。

出处(典故): 《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示例: 老父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做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

戴高帽子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戴"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高"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帽"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子"的成语

戴高帽子相关推荐

成语"戴高帽子"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戴高帽子"逐字解释参考

dài①加在头上;用头顶着。《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朱缨宝饰之帽。”《齐桓晋文之事》:“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②推崇;遵奉;拥护。《原君》:“古者天下之人爱~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戴白】满头白发,借指老人。陆游《新凉书怀》:“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各欣然。”【戴笠】戴斗笠,比喻贫贱。【戴头】比喻刚正不畏强暴,不怕杀头。【戴翼】辅助。《汉书·董仲舒传》:“欲则先王这法以~其世者甚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āo①高,与“低”、“矮”、“下”相对。《涉江》:“山峻~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滕王阁序》:“天~地迥,觉宇宙之无穷。”②加高;抬高。《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售者。”③重;推崇。《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④高度。《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万仞。”《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⑤高处。《劝学》:“登~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滕王阁序》:“登~作赋,是所望于群公。”⑥指品级地位高;尊贵。《岳阳楼记》:“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滕阁王序》:“千里逢迎,~朋满座。”⑦高明;高尚。《五蠹》:“轻辞天子,非~也,势薄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义也。”⑧高度。《东方朔》:“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⑨大。《鸿门宴》:“劳苦而功~如此。”又专指大年龄《醉翁亭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故自号曰醉翁也。”⑩高亢;响亮。鲍照《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唱相追和。”⑾热烈;盛大。《史记·项羽本纪》:“饮酒~会。”⑿高出;超出。《张衡传》:“虽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⒀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素不相识,去问官人~姓大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ào(1)帽子:呢~|箬~|草~。(2)(~儿)罩或套在器物上头,作用或形状象帽子的东西:笔~儿|螺丝~儿|笼屉~儿。【帽耳】帽子两旁护耳朵的部分。【帽花】<口>(~儿)帽徽。【帽徽】安在制服帽子前面正中的微章。【帽盔儿】没有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帽顶上一般缀有硬疙瘩。【帽舌】帽子前面的檐,形状象舌头,用来遮挡阳光。有的地区叫帽舌头。【帽檐】(~儿)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的部分。【帽子】(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一顶~。(2)比喻罪名或坏名义: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要光扣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ǐ①婴儿。《荀子·劝学》:“干、越。夷貉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②孩子。《桃花源记》:“率妻~邑人来此绝境。”【又】〈名意动〉以……为子。《赵威后问齐使》:“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万民乎?”③儿子或女儿。《石钟山记》:“而长~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为学》:“~何恃而往?”⑤泛指人。《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甿隶之人,而迁徏之徒也。”⑥特称孔子。《〈论语〉十则》:“~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⑦地支的第一位。《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余游巴黎蜡人馆。”⑧通“仔”。作“仔细”的语素。《熟读精思》:“详缓看字,~细分明读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