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冬扇夏炉 > 冬扇夏炉的成语解释

冬扇夏炉

读音(发音): dōng shàn xià lú

详细解释(意思):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处(典故): 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

示例:

冬扇夏炉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冬"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扇"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夏"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炉"的成语

冬扇夏炉相关推荐

成语"冬扇夏炉"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冬扇夏炉"逐字解释参考

2dōng象声词,形容敲鼓或敲门等声音。【冬不拉】【东不拉】哈萨克族的弦乐器,形状略象半个梨加上长柄,一般有两根弦或四根弦。【冬菜】用白菜或芥菜叶做成的干菜。【冬虫夏草】真菌的一种,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被害的幼虫冬季钻入土内,逐渐形成菌核,夏季从菌核或死虫的身体上长出菌体的繁殖器官来,形状象草,所以叫冬虫夏草。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简称虫草。【冬防】(1)冬天的治安防卫。(2)冬天的防寒措施。【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今列宁格勒。十月革命后改为博物馆。【冬菇】冬季采集的香菇。【冬瓜】(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是普通蔬菜。皮和种子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冬灌】冬季往田里灌水,使土壤储水,避免春旱。【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含讽刺意):~先生。【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参看〖四季〗。【冬节】指冬至。【冬令】(1)冬季。(2)冬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象冬天)。【冬麦】冬小麦。【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如蛙、龟、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卧在洞里,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冬青】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前端尖,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红色。种子和树皮可以入药。【冬天】冬季。【冬瘟】中医称冬季流行的瘟病。【冬小麦】指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的小麦。也叫冬麦。【冬学】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学习文化的组织。【冬衣】冬季穿的衣服。【冬月】指农历十一月。【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参看〖节气〗、〖二十四节气〗。【冬至点】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冬至线】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冬装】冬季穿的服装。【冬子月】<方>冬月。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ān(1)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煤炉子|~扇子。(2)同‘煽’②。另见shàn。【扇贝】软体动物,壳略作扇形,色彩多样,表面有很多纵沟,生活在海中。体内的闭壳肌制成干贝,是一种珍贵的海产食品。也叫海扇。【扇车】用扇风的方法把已经碾过的谷类的壳和米粒分开的一种农械,由木箱和装有叶片的轴构成。转动叶片,就可以扇风。也叫风车。【扇动】(1)摇动(象扇子的东西):~翅膀。(2)见〖煽动〗。【扇骨子】折扇的骨架,多用竹、木等制成。【扇面儿】折扇或团扇的面儿,用纸、绢等做成。【扇子】摇动生风的用具:一把~|扇(shān)~。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ià①四季的第二季。《论贵粟疏》:“春耕,~耘,秋获,冬藏。”②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也称“华夏”、“诸夏”。《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而~。”③通“厦”,高大的房屋。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之为丘兮。”④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第一代君主是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ú①盛火的器具,作取暖、烧饭或冶炼用。《论衡·寒温》:“火这在~,水之在沟。”②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也用作酒店的代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③熏炉。李清照《孤雁儿·藤床》:“沉香断续玉~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