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微知著
读音(发音): dǔ wēi zhī zhù
详细解释(意思):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典故):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示例:
睹微知著成语接龙
- 著名
- 这个
- 这边
- 这
- 蛰居
- 蛰伏
- 这里
- 这样
- 遮掩
- 遮没
- 遮盖
- 遮蔽
- 遮
- 遮地盖天
- 遮地漫天
- 遮空蔽日
- 遮掩耳目
- 遮前掩后
- 遮人耳目
- 遮人眼目
- 遮三瞒四
- 遮天蔽日
- 遮天盖地
- 遮天盖日
- 遮天迷地
- 哲人其萎
- 遮天映日
- 辙乱旗靡
- 者也之乎
- 赭衣塞路
第一个字为"睹"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微"的成语
- 兵微将寡
- 辞微旨远
- 道微德薄
- 杜微慎防
- 睹微知著
- 防微杜渐
- 防微杜衅
- 防微虑远
- 积微成著
- 见微知萌
- 见微知著
- 清微淡远
- 人微权轻
- 人微望轻
- 人微言贱
- 人微言轻
- 身微力薄
- 身微言轻
- 识微见几
- 识微见远
- 识微知著
- 视微知著
- 无微不至
- 析微察异
- 细微末节
- 显微阐幽
- 兴微继绝
- 以微知著
- 以微知着
- 造微入妙
- 知微知彰
第三个字为"知"的成语
- 观过知仁
- 安分知足
- 鲍子知我
- 疾风知劲草
- 岁寒知松柏
- 伯玉知非
- 材高知深
- 草木知威
- 察己知人
- 察今知古
- 蝉不知雪
- 达观知命
- 达官知命
- 达权知变
- 达人知命
- 达地知根
- 叨在知己
- 道头知尾
- 道远知骥
- 睹始知终
- 睹微知著
- 睹著知微
- 睹着知微
- 富在知足
- 告往知来
- 观往知来
- 贵在知心
- 恨相知晚
- 惠子知我
- 极往知来
- 鉴往知来
- 见微知萌
- 见微知著
- 见时知几
- 见始知终
- 举十知九
- 倦鸟知还
- 乐天知命
- 履霜知冰
- 论世知人
- 落叶知秋
- 迷而知反
- 迷而知返
- 迷涂知反
- 迷途知反
- 迷途知返
- 谬托知己
- 目不知书
- 生而知之
- 识礼知书
- 识字知书
- 识微知著
- 食不知味
- 士死知己
- 视微知著
- 视为知己
- 数往知来
- 讨类知原
- 恬不知耻
- 恬不知怪
- 恬不知愧
- 恬不知羞
- 望表知里
- 温故知新
- 闻一知二
- 问牛知马
- 闻一知十
- 问羊知马
- 行易知难
- 叶落知秋
- 一叶知秋
- 以微知著
- 以微知着
- 以一知万
- 饮水知源
- 有勇知方
- 知彼知己
- 知地知天
- 知己知彼
- 知微知彰
- 知足知止
- 酌水知源
第四个字为"著"的成语
睹微知著相关推荐
成语"睹微知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睹微知著"逐字解释参考
dǔ①见;看见。《望洋兴叹》:“今我~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之门,则殆矣。”《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促织》:“然~促织,隐中胸怀。”②察看。《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ēi①隐蔽;不显露。《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行入古寺。”②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其志洁。”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风鼓浪,水石相搏。”④轻微。《庖丁解牛》:“动刀甚~。”⑤地位不高;没有名望。《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⑥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察公子。”⑦稍微;略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颔之。”⑧隐约。《口技》:“~闻有鼠作作索索。”⑨无;没有。《岳阳楼记》:“~斯人,吾谁与归?”⑩衰微;衰败。《教战守策》:“天下,而唐室固以~矣。”【微独】不但;非但。【微服】帝王或官吏等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更换平民的服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②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③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止而神欲行。”④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水暖鸭先~。”⑤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叔孙于齐。”⑥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⑦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⑧主持。《国语·赵语》:“吾与之共~赵国之政。”zhì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ù①显露。《中庸》:“诚则形,形则~,~则明。”②显著。《商君书·错法》:“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而兵强矣。”③写作。《五柳先生传》:“常~文章以自娱。”zhuó①附着。《论积贮疏》:“今殴民而归之农,皆~于本。”②穿。《孔雀东南飞》:“~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③居于;处在。《赤壁之战》:“盖以十舰最~前,中江举帆。”④加上。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著鞭】挥鞭策马,比喻努力向前。【著题】切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