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裹粮坐甲 > 裹粮坐甲的成语解释

裹粮坐甲

读音(发音): guǒ liáng zuò jiǎ

详细解释(意思):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出处(典故): 《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示例:

裹粮坐甲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裹"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粮"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坐"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甲"的成语

裹粮坐甲相关推荐

成语"裹粮坐甲"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裹粮坐甲"逐字解释参考

guǒ(1)(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2)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3)<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裹脚】1旧时汉族统治阶级所造成的一种摧残妇女身体的陋习,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地缠住,使脚骨成为畸形。【裹脚】2<轻>旧时妇女裹脚用的长布条。也叫裹脚布。【裹腿】<轻>缠在裤子外边小腿部分的布条,士兵在行军时为了轻便有劲和防护腿部,有时缠裹腿。【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裹挟】(1)(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2)同〖裹胁〗。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iáng①旅行用的干粮;军粮。《过秦论》:“赢~而景从。”②粮食;谷物。《商君书·勒令》:“民有余~。”③田赋;田税。《高祖还乡》:“欠我的粟,税~中私准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uò①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章台见相如。”②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④犯罪;因……犯罪;犯……罪。《晏子使楚》:“王曰:‘何~?’曰:‘~盗。’”⑤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⑦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其北门。”⑧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⑨因为;由于。《山行》:“停车~爱枫林晚。”⑩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⑾恰好。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⑿即将。柳宗元《早梅》:“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坐大】自然强大。【坐法】犯法而处罚。【坐化】佛教用语,指和尚盘膝端坐而死。【坐食】不劳而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①植物种子的外壳。《周易·解·彖传》:“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坼。”②动物护身的外壳。曹植《神龟赋》:“肌肉消尽,唯~存焉。”③战甲,古代士兵穿的用皮革或金属制的护身服。《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北面而受之。”④甲士;披甲的士兵。《赤壁之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万人。”⑤指甲。张孜《雪》:“暖手调金丝,蘸~斟琼液。”⑥天干的第一位。⑦第一流的;头等的。《芋老人传》:“书生因~第为相国。”⑧居第一位。《汉书·货殖传》:“秦杨以田农而~一州。”【甲第】⒈权贵人家的豪华住宅。⒉科举考试的第一等。【甲姓】大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