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
读音(发音): xiàn sù bào pǔ
详细解释(意思):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出处(典故): 《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示例:
见素抱朴成语接龙
- 漂泊无定
- 漂零蓬断
- 漂母进饭
- 漂蓬断梗
- 飘蓬断梗
- 飘飘欲仙
- 飘泊无定
- 飘萍断梗
- 飘萍浪迹
- 飘樊落溷
- 飘瓦虚舟
- 飘风暴雨
- 飘风过耳
- 飘洋过海
- 飘风急雨
- 飘洋航海
- 飘茵堕溷
- 飘风苦雨
- 飘风骤雨
- 飘茵落溷
- 飘零书剑
- 飘茵随溷
- 瓢泼大雨
- 朴讷诚笃
- 朴实无华
- 朴素无华
- 朴斫之材
- 朴质
- 朴直
- 朴素
第一个字为"见"的成语
- 见鞍思马
- 见机而行
- 见风是雨
- 见物不见人
- 见财起意
- 见弹求鹗
- 见弹求鸮
- 见德思齐
- 见多识广
- 见风使船
- 见风使舵
- 见惯司空
- 见风使帆
- 见机而作
- 见风转舵
- 见机行事
- 见几而作
- 见风转篷
- 见缝插针
- 见羹见墙
- 见怪不怪
- 见怪非怪
- 见惯不惊
- 见可而进
- 见钱眼开
- 见哭兴悲
- 见墙见羹
- 见利思义
- 见诮大方
- 见利忘义
- 见雀张罗
- 见猎心喜
- 见仁见智
- 见卵求鸡
- 见貌辨色
- 见溺不救
- 见经识经
- 见弃于人
- 见精识精
- 见钱眼红
- 见景生情
- 见事风生
- 见微知萌
- 见事生风
- 见微知著
- 见势不妙
- 见贤思齐
- 见死不救
- 见小暗大
- 见善必迁
- 见所不见
- 见笑大方
- 见神见鬼
- 见所未见
- 见性成佛
- 见兔放鹰
- 见时知几
- 见噎废食
- 见兔顾犬
- 见豕负涂
- 见义必为
- 见始知终
- 见危授命
- 见义当为
- 见世生苗
- 见危致命
- 见义敢为
- 见义勇为
- 见异思迁
- 见智见仁
- 见素抱朴
第二个字为"素"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抱"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朴"的成语
见素抱朴相关推荐
成语"见素抱朴"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见素抱朴"逐字解释参考
jiàn①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牛未~羊也。”②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不相识。”③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④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威王。”⑤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相如。”⑥知道;懂得。《示儿》:“乃翁~事可怜迟。”⑦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哭声。”⑧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⑨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疑,忠而被谤。”⑩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xiàn①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②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其二子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ù①白色的生绢。《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十四学裁衣。”②白色。《三峡》:“春冬之时,则~湍绿潭,回清倒影。”【又】特指与丧事有关的东西。《殽之战》:“秦伯~服郊次”③朴素;不加修饰的。《陋室铭》:“可以调~琴,阅金经。”④蔬果类食品。《荀子·王制》:“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⑤白白地;空。《伐檀》:“彼君子兮,不~餐兮。”⑥平素;一向。《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o①用手臂合围。《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②环绕。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村流。”③怀抱;怀有。《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祭妹文》:“然则~此无涯之憾。”④胸怀;抱负。《宋书·范晔传》:“然区区丹~,不负夙心。”《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晤言一室之内。”⑤凭靠。《阿房宫赋》:“各~地势,钩心斗角。”⑥看守,守。《信陵君窃符救赵》:“嬴乃夷门~关者也。”【抱冰】比喻含辛茹苦自动图进。【抱璞】此词源于卞和献和氏璧而得罪断脚的故事。后比喻怀才不遇,也比喻保持本色。《后汉书·蔡邕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而优游。”【抱柱】《庄子·盗跖》:青年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梁下会面,女子未准时赴约,尾生久等。大水冲来,尾生抱首梁柱守约不离开,后被淹死。所以“抱柱”指恪守信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ǔ①未加工的木材。《老子》:“~散则为器。”【引】本钱;成本。《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②本真,本性。《老子》:“见素抱~,少私寡欲。”③质朴;淳朴。《汉书·黄霸传》:“浇淳散~。”bú①丛生之木。《诗经·大雅·棫朴》:“芃芃棫~。”②附着。《高君书·垦令》:“农民不伤,奸民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