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荆棘铜驼 > 荆棘铜驼的成语解释

荆棘铜驼

读音(发音): jīng jí tóng tuó

详细解释(意思):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出处(典故):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示例: ~心上泪,觚棱金爵劫余灰。 ★清·黄遵宪《术闻》诗

荆棘铜驼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荆"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棘"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铜"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驼"的成语

荆棘铜驼相关推荐

成语"荆棘铜驼"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荆棘铜驼"逐字解释参考

jīng①一种落叶灌木,枝条可编筐篮。《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杞。”②用荆条做的刑杖。《廉颇蔺相如列传》:“肉袒负~,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③荆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长江中游一带。④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称。《察今》:“~人欲袭宋。”【荆妻】对人谦称自己妻子。【荆室】贫陋的居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í①酸枣树。《诗经·魏风·园有桃》:“园有~,其实之食。”②多刺的灌木。《六国论》:“暴霜露,斩荆~。”③通“戟”,一种兵器。《左传·隐公十一年》:“子都拔~以逐之。”【棘手】像荆棘刺手,比喻事情难办。【棘寺】⒈九卿官署。⒉大理寺的别称。【棘心】⒈棘木的幼苗。⒉比喻孝子思亲之心。【棘院】科举时代的试院。【棘针】⒈棘刺。⒉喻寒气刺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óng金属元素,符号Cu(cuprum)。淡紫红色,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铜的合金是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等的重要原料。【铜板】(1)铜圆。(2)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多用铜制成。【铜版】用铜制成的印刷版,现在有照相、电镀和雕刻三种制作方法,主要用于印刷照相、图片和精致的印刷物。【铜版画】版面的一种,在以铜为主的金属版上刻画或腐蚀成图形,再印在纸上。【铜臭】指铜钱、铜圆的臭味,用来讥讽惟利是图的人:满身~。【铜锤】戏曲中花脸的一种,偏重唱工。因《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抱着铜锤而得名。【铜管乐队】也叫吹奏乐队或军乐队。由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等)以及木管乐器和击乐器组成。【铜活】(1)建筑物或器物上各种铜制的物件。(2)制造和修理上述物件的工作。【铜匠】<轻>制造和修理铜器的手工业工人。【铜绿】铜表面上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铜模】见〖字模〗。【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后、铁器时代前的一个时代。这时人类已经能用青铜制成工具,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已能用青铜铸造器物。也叫青铜器时代。【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铜元】同〖铜圆〗。【铜圆】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铜子儿】<口>铜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uó(1)指骆驼:~峰|~绒。(2)(背)弯曲:老爷爷的背都~了。【驼背】人的脊柱向后拱起,多由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脊椎的关节炎等疾病引起。【驼峰】(1)骆驼背部隆起象山峰状的部分,里面储藏大量脂肪,缺乏食物时,脂肪就供体内的消耗,因此骆驼可以较长时间不吃食物。(2)铁路上调车用的土坡。车辆可以凭本身的重力自动溜到各股铁道上去。【驼鹿】哺乳动物,是最大型的鹿,毛黑棕色,头大而长,颈短,鼻长如骆驼,尾短,四肢细长,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铲形。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有出产。【驼绒】(1)从骆驼毛中选出来的绒毛,用来织衣料或毯子,也可以用来絮衣裳。(2)见〖骆驼绒〗。【驼色】象骆驼毛那样的浅棕色。【驼员】役使骆驼的人员。【驼子】<口>驼背的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