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据图刎首 > 据图刎首的成语解释

据图刎首

读音(发音): jù tú wěn shǒu

详细解释(意思):谓贪图未得的利益而断送自己的生命。

出处(典故): 《文子·上义》:“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于天下也。”

示例:

据图刎首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据"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图"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刎"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首"的成语

据图刎首相关推荐

成语"据图刎首"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据图刎首"逐字解释参考

jù①按着;靠着。《订鬼》“梦见夫人~案其身而哭矣。”《游黄山记》:“手向后~地,坐而下脱。”②依靠;凭借。《过秦论》:“~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占据;占有。《赤壁之战》:“已~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④凭据;证书。《金史·礼部》:“中选者,试官给~,以名报有司。”⑤依据;根据。《毛遂自荐》:“诚能~其势而奋其威。”⑥通“倨”,傲慢。《战国策·齐策四》:“~慢骄奢,则凶从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ú①谋划。《屈原列传》:“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②图谋;谋取。《论积贮疏》:“乃骇而~之,岂将有及乎。”③贪图。《群英会蒋干中计》:“某等降曹非~仁禄,迫于势耳。”④考虑。《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之。”⑤料想。《孔雀东南飞》:“阿母大拊掌,不~子自归。”⑥图画。《游黄山记》:“下瞰峭壁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绣。”⑦地图。《荆轲刺秦王》:“~穷比首见。”【图谶】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图籍】⒈地图与户籍。⒉图画与书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ěn①割颈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颈之交。”②泛指割断。《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抽刀而~其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ǒu①头。《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以献秦王。”②首领;首脑。《谏太宗十思疏》:“凡百元~,承天景命。”③物体的前部。《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尾相接。”④首倡;起首。《史记·陈涉世家》:“且楚~事,当令于天下。”⑤开头;开端;起始。《过小孤山大孤山》:“七月二十六日至是,~尾才六日。”⑥首要;首位;第一。《韩非子·心度》:“故治民者刑胜,治之~也。”⑦告发;自首。《谭嗣同》:“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仆而杀仆。”⑧篇。用于诗、词、文、赋等。《宋书·谢庄传》:“所著文章四百余~,行于世。”⑨面。用于旗帜。《儒林外史》:“在南京做了二十~大红缎子绣龙的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